(1)症状
幼叶叶脉上有深浅不均匀的斑驳或坏死斑,还可出现不规则褪绿斑,叶片褪色,形成斑驳,老叶卷曲,花瓣呈现杂色斑点,病叶多成卷曲状,冬季老叶常出现隐症现象。
(2)病原
香石竹脉斑驳病毒(Carnation vein mottle virus,CVMoV),为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粒体线头,大小为790nm×18~19nm(图6-12),钝化温度为60~65℃,稀释限点为10-3~10-5,体外存活期18℃时为2~10天,也有报道是10~14天。病毒粒体分散在细胞质中,内含体风轮状。传(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可以由潮流传播,也可以由桃蚜进行百持久性传播;在家事操作过程中如切花、摘芽、剪枝等操作,病毒可以通过工具和手传播。带毒苗木可进行远距离传播。香石竹脉斑驳病发生的轻重也蚜虫种群的高峰期密切相关,蚜虫和种群发生高峰期之后,出现病害盛期。
(4)防治方法
香石竹植株难以经热处理脱毒,但易经茎尖组织培养法脱毒,以脱毒苗作为繁殖母本,建立脱毒母本基地,尽量避免在切花生长地上摘取繁殖扦条。在香石竹切花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田间卫生管理、扦插、整枝,摘心以及切花的采摘等操作过程,对工具和手指经常采用肥皂等消毒,减少接触传染。发现病株,立即拔除。蚜虫尚未迁飞扩散前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乳油2000倍液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