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根腐病可侵染红掌的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腐烂和死亡。初期营养茛先出现腐烂,茎叶部分生长不良,叶片失去光泽,边缘通常会变黄且表面为下垂状,而根则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出现白色霉层。疫霉、腐霉侵染后表现为叶片发黄,老叶萎蔫下垂,侵害初期尖呈灰白色或或褐色水渍状,随病情发展,根皮层腐烂,扩展至整条根系;镰刀菌感染后叶片逐渐变黄,叶柄脱落,主要症状是根尖皮层先变褐坏死,随后同基部发展,至整根皮层变褐坏死。柑橘黑腐疫霉除危害造成根腐外,也可侵染花序和叶片,引起褐腐。
(2)病原
红掌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如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柑橘雷火腐疫霉(Phytophthora cintrophthora)、棘腐霉(Pythium pringsheim)以及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等,寄生疫霉和黑腐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科、疫霉属,其形态特征等参见百合疫病部分:棘腐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简、腐霉属,其形态特征等参见菊花猝倒病部分:而茄病镰刀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孢属,其形态特征等参见非洲菊根腐病部分。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寄生疫霉和黑腐疫霉以卵孢子、厚垣孢子、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基质中越冬,第2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发,侵染红掌引起发病,棘腐霉以卵孢子在基质中长期存活。茄病镰刀菌在基质或植株病残体中越冬,带菌基质和受害植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疫霉、腐霉主要是在基质水分过多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病,镰刀菌在栽培基质时干时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4)防治方法
严格进行基质消毒,用敌克松1000~1500倍液于移栽前20天进行基质处理。注意控制基质和空气湿度。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越冬的卵孢子、厚垣孢子等,发现病株随时拔除烧毁,以免传播病菌。在发病初期使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福美双和55%敌克松粉剂混合灌根,或40%的三乙膦酸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与44%的敌克松粉剂按500倍液混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