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月季枝枯病主要发生在枝条及嫩茎上,尤其在修剪枝条伤口及嫁接处茎上。初期为小而紫红色的斑点,继而扩大,病斑中心深褐色,稍下陷,边缘红褐色或紫褐色,略隆起,周围浓郁一红色晕圈,病斑环绕枝条时,上部变褐枯死,病况的皮层常出现小的纵裂,病部与健部交接处稍下陷,后期枯枝变为黄褐色,严重发病时甚至全株枯死。湿度大时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小颗粒(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少数情况下也能侵染叶片。
(2)病原
蔷薇盾壳孢(Coniothyrium fuckelii),属半知菌亚门、腔菌纲、球壳孢目、盾壳霉属。分生孢子器亚球形,器壁膜质,黑色,埋生,有孔口,分生孢子小,圆形右椭圆形,初无色,后变褐色。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可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次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及水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如修剪后的伤口、昆虫咬伤和嫁接伤口等。管理不善,过度修剪,树势衰弱,环境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4)防治方法
发现病枝及时剪除并销毁,对定植1~2年后发病严重的植株及时挖除,以减少病原的扩散。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各种机械创伤。在伤口、剪口入采用升汞1000倍液或1%硫酸铜溶液涂抹消毒,再涂以1:1: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予以保护发病初期,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