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式鸟巢蕨可用播种孢子、分株、组织培养等进行繁殖育苗。在其切叶生产中,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可在春季3~4月进行。可把地栽鸟巢蕨作为母株进行保存,以供分株繁殖取材使用。
定植在我国北方需温室地栽,南方可露地栽培。其根系喜透气环境,宜选用粗沙、泥炭、腐烂树皮各一份的混合栽培基质。定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2株。
水肥管理定植后浇透水1次,在天气干旱、空气湿度小的情况下,需要经常往植株上喷水。为了避免在叶表留下水痕,最好使用软水,以免影响切叶的光洁度。鸟巢蕨不喜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最好使用水溶性的化肥,例如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等,将其配成0.1%的水溶掖进行浇灌。
光温调控在其温暖的原产地,鸟巢蕨几乎全年都可以正常生长,生长适宜温度20~30℃,越冬温度不低于10℃。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有一段时间处于低温阶段。只有在温室中栽培鸟巢蕨才会迅速生长。由于生长周期较短,鸟巢蕨的切叶产量通常不高。
在夏秋高温季节里,要遮阳避光,日光直射会灼伤鸟巢蕨的叶片;而在冬春低温阶段,应让植株多接受一些直射阳光,尽管此时鸟巢蕨生长处于停滞状态,但对以后植株的生长很有好处。
保持环境适当通风,在生长旺盛季节,如果配备有二氧化碳施用装置,就不必经常通风,温室内较高的CO2浓度,有利于促进植株生长速度。
中耕与修剪由于栽培基质透气性好,一般不必松土,只需经常清除种植场地所生的杂草。对植株外围生有孢子囊群的老叶,应适当剪去,以利新叶片更好生长。鸟巢蕨通常很少发病,也很少受到虫害侵袭。
生产周期从种苗定植到采收成品大约需要10个月。以后每年可以陆续采收成品,直至生长势转弱时再更新老株。
切叶采收与贮运
采切标准当鸟巢蕨的拳卷叶片完全展开45~60d后为其采收适期,采切得越晚,则其瓶插寿命越长,所收获的切叶在整理分级后10支一束进行捆绑。
贮藏运输同铁线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