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Nphroleis cordifolia(L.)Presl
【英文名】Tuberous Sword Fern
【中文别名】南子草、肾鳞蕨、夜吐明珠
肾蕨株形秀美,四季常绿,叶片轻柔,形状典雅,是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佳品。肾蕨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为附生或地生。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广为分布和栽培。同属植物30余种,常见栽培种还有剑蕨、波士顿蕨、极矮皱叶肾蕨、鸡冠高大肾蕨、碎叶肾蕨等。肾蕨是重要的切叶材料,摆放于客厅、居室、书房、几案等处,青翠光丽,别具风韵。
(一)形态特征
肾蕨为骨碎补科肾蕨属多年生草本。株高约60cm,根状茎直立,基部向四周生出匍匐茎,并从茎的短枝上长出圆形块茎;根状茎、匍匐茎密被披针形鳞片。叶丛生,草质,光滑,披针形,长30~50cm,1回羽状分裂;羽状叶无柄,45~120对,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边缘有疏浅钝齿。抱子囊群生于侧小脉顶端,囊群盖肾形,棕褐色。
(二)生态习性
肾蕨喜温暖,怕低温。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不耐强光照射,喜阴湿环境。喜排水良好、富含钙元素的沙质壤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