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常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根腐病及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需要及时防治,其中细菌性软腐病常较严重,病原菌侵害叶柄、叶片与块茎。发病通常最先在叶柄地际部分,然后上染叶片,下侵块茎。块茎染病变褐色,腐烂软化。叶片受侵后先端变暗绿色,再转水浸状黑色,然后全叶失绿,软化脱落。栽培时忌连作,个别植株发病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用2000倍福尔马林消毒土壤,喷洒波尔多液防止扩散。
切花采收、贮藏、保鲜及分级
当其佛焰苞初展,尖端向下倾,色泽由绿转白时为远距离运输采收适期,近距离销售可待佛焰苞展开时采收。采切后的佛焰苞一般很难开放,因此采收期不宜过早。切花宜用双手紧握花茎基部用力从叶丛中拔出,如用剪刀剪切会延迟第二支花的采切时期。采切后每10支一捆,立即插入清水或保鲜液,以防失水使花茎弯曲,水中需加杀菌剂。在4℃条件下,可湿藏保存7d。运输可在保湿包装箱内4℃条件下干运,但需将切花固定,以防运输过程中移动损伤佛焰苞片。显色切花在6~8℃条件下瓶插寿命约有7~20d。
新西兰马蹄莲切花按质量分为6级:
特级花花枝长90cm以上,每束5支,每箱花数按客户要求。
AAA级花花枝长70~89cm,每束5支,每箱40支。
AA级花花枝长55~69cm,每束5支,每箱60支。
A级花花枝长40~54cm,每束5支,每箱90支。
小型花花枝长30~39cm,每束5支,每箱150支。
超小型花花枝长20~29cm,每束5支,每箱200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