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可以用分球或播种方法繁殖。目前国内切花生产主要采用分球繁殖。
1.分球繁殖
通常在主花期过后或休眠期进行分球。多数在9月初进行。将母球从土壤中挖出后,剥取母球周围小球,分级栽植。也有提早在7月挖取母球后,用l0℃低温处理2个月后播种,过小的块茎以5cm×20cm左右株行距,覆土深2.5~3cm进行播种,以进一步培育开花新球。
2.播种繁殖
马蹄莲一般很少结子,需要留种可在开花盛期于花苞开放后2d内进行l~2次辅助授粉,授粉以每日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前进行为宜,这段时间雌蕊柱头能分泌出黏液,用软毛笔蘸圆柱形花序上部的雄花花粉,向基部雌花花柱授粉,授粉后隔天再重复一次,2个月后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剥去外皮即可播种。种子发芽适温为18~24℃,约3~4周出土。管理良好培育2年可长成开花球。
3.定植
马蹄莲在我国南方冬季无严寒地区可以露地栽培,长江流域地区适宜大棚栽培,冬季白天温度保持10℃以上可以正常开花。定植期多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栽培前土壤应翻耕并施足基肥,株行距一般用50cm×70cm,每穴种植块茎应具有3~4个主芽,也有采用25cm×35cm株行距的小株距栽培。植后覆土5cm。并充分浇水以利发根发芽。
4.栽培管理马蹄莲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有“浇不死的马蹄莲”之说,可以水栽。地栽要保持栽培环境潮湿与较高的空气湿度。花后进入休眠期,应逐渐减少供水;但黄花马蹄莲因是陆生种,宜旱地栽培。
马蹄莲喜肥,在生长期每10~14d进行一次追肥,花期重视磷钾肥的补给,肥水要防止灌入叶鞘部位,以防植株腐烂。
马蹄莲在秋、冬、春三季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夏季需要适当遮荫。温度条件适宜可周年开花。设施栽培宜保持15~25℃温度。高于25℃或低于5℃都会使植株被迫休眠,0℃以下块茎部分就会受冻。
马蹄莲生长期为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开花的数量,要及时摘芽与疏叶。一般栽植后要求每年分植一次。栽植2年以上的植株要摘除多余小芽,防止营养生长过旺,通风不良,减少切花产量。通常在生长旺盛季节要重视剪除外部老叶、枯叶,保持良好通风环境,促进新的花茎抽生,提高产花量,一般在开花期每株保持4枚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