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准备百合的根系发育要求栽培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能保蓄水分又排水良好。土壤的耕作层希望达到30~40cm以上,并严格要求轮作。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亚洲百合与麝香百合pH值适宜在6~7左右,东方百合则要求在5.5~6.5之间。土壤pH值对百合根的发育与矿质营养的吸收十分重要。土壤pH值过低会导致过多吸收锰、硫、铁。pH值过高又会使磷、锰、铁吸收不足,出现缺铁症状。所以在pH值高于6.5的情况下,种植前土壤内应增施螯合态铁,一般每平方米的用量为2~3g。调低土壤pH值可施用泥炭、尿素与铵态氮等,施用石灰化合物与含镁化合物可增高pH值(施用石灰,至少在1周后才能种植)。
土壤翻耕时可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每公顷用量为15~30t。新鲜的有机肥含有过高的盐分,会引起百合烧根。百合生长初期不需要很高的营养水平,对营养短缺的土壤为增加百合生长中后期的养分供给,种植前土壤内可增施不含氟的无机磷肥与钾肥。含氟量高的过磷酸盐、磷酸盐、过磷酸钙和多种化合物因导致百合叶片焦枯而不用。
(2)栽植百合露地栽植的季节通常在9~10月,越冬前应使百合的基生根能充分生长发育好。栽植前的百合种球,不能长时期的暴露在干燥空气中,以防止失水,影响正常发育。如离栽植期有一段较长的时间,种球可用沙或草质泥炭、木屑等分层堆积低温保湿贮藏。国外进口的切花百合冷冻球,到货后应在10~15℃温度下缓慢解冻后栽植。
百合定植的密度因品种与鳞茎大小而异。通常亚洲百合栽植较密,麝香百合次之,东方百合稍稀。一般栽植的行距为20~25cm。株距为8~15cm。各类型切花百合的栽培密度如表8-8。准备连续露地栽培3~4年采收切花的,栽植密度可降低15%~20%。百合由于地下的茎生根发育受土层深度的影响,因此种球种植不宜过浅。覆土深度以8cm左右为宜。
(3)肥水管理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在花芽分化期与现蕾期不可缺水。百合喜肥,生长期可追施人粪尿或化肥,忌用含氟肥与碱性肥,这些肥料易引发烧叶。在出苗3周后,即可追施尿素、硝酸铵等,每公顷用量为90~150kg。从花芽分化到现蕾开花,除氮肥外,还要重视磷、钾肥补充,可10~15d追施1次,也可每隔7~10d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1%硝酸钾,或0.5%硫酸铵加0.1%硝酸钾进行根外追肥,对增加花朵的分化量有利。切花后,为促进鳞茎的发育可追施速效磷钾肥。若土壤缺铁,应调整土壤酸碱度,并及时喷洒0.2%~0.3%的硫酸亚铁溶液。
(4)支架拉网百合植株高60cm时应设立支架或张网以扶持茎的直立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