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习性
百合喜凉爽湿润的栽培环境,能耐寒而怕酷暑,喜阳光,稍耐荫。生长适温为15~25℃,通常10℃以下停止生长,温度低于5℃、高于28℃均对生长不利。温室栽培在生长前期(发根期),宜控制在12~13℃,以使基生根发育良好,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左右,白天温度允许上升到25℃。花后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地下鳞茎进入自然休眠期,通过2~10℃的低温处理可以解除休眠。
百合为长日照植物,光照时间过短,会影响开花。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夏季生长要求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的50%~70%。
百合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能好,喜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对土壤含盐量敏感,一般要求土壤氯离子含量不超过1.5mmol/L。
2.物候期
百合在长江流域地区,通常于9~10月露地栽培,年前发生基生根,鳞茎在土中可耐-6℃低温。初春平均气温上升到8~10℃时顶芽开始生长,清明前气温上升到15℃左右时顶芽出土。5月孕蕾,6~7月开花,花后地下鳞茎迅速膨大,自8月起地上部分逐渐枯萎。由于切花百合杂交原种来源复杂,因此,物候期会有较大差异,一般麝香百合在年前顶芽能出土,但不耐霜冻。早花品种自播种到开花的生长周期约2.5个月,晚花种为5个月。
3.花芽分化
百合花芽分化多在鳞茎萌芽之后,生长到有一定营养面积时进行,具体分化的时间因种与品种不同而异。大多数亚洲百合在地上茎长10~20cm、具50枚左右叶片后花芽才开始分化。麝香百合花芽分化稍晚一些,大约有80枚左右叶片时花芽开始分化。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15~20℃。在l0~30℃范围内,温度越高,花芽分化越早。但在25℃以上,花芽在未完成发育前就会出现枯萎现象。在10~13℃时花芽分化缓慢,但花量可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