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香石竹是多年生植物,切花生产中作一、二年生栽培。茎直立,多分枝,株高30~100cm,基部半木质化。整株被蜡状白粉,呈灰蓝绿色。茎秆硬而脆,茎节明显膨大,如竹节状。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灰绿色(图7.8)。当叶片分化出10~20对叶后,茎顶形成花芽。茎叶生长速度与季节相关。通常春夏季每4~7d长l对新叶,秋冬季约7~10d长1对新叶。香石竹花单生或2~6朵聚生枝顶,有短柄,具香气。原种香石竹一般为单瓣花、花瓣5枚。栽培的香石竹多数为重瓣花,花色有红、玫瑰红、粉红、深红、紫、黄、橙、白等,并有多种复色与镶边的变化,一般花径为5~8cm,萼片5枚相连成筒状。香石竹根纤细,多分枝,根系长度一般可达40~50cm。根据栽培条件,根系主要分布在20cm左右的耕作层内。
生态习性
香石竹的主要亲本原产地中海沿岸。喜冷凉的生长环境,不耐寒。要求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是昼温20℃,夜温10~15℃。冬春昼温15~18℃,夜温lO~12℃时仍可生长,在切花栽培时允许白天最高温度达25℃。晚间为15℃左右。夜间低温有利于促进香石竹的花芽分化。
香石竹的原种对光照长度的要求属长日照植物。现代香石竹经过改良,已成四季开花的中日照植物,但在15~16h长日照条件下,对花芽分化与花芽的发育有促进作用。香石竹喜光照充足,在光照强度增加到20klx左右时,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量)直线上升。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可达到50~60klx。
香石竹喜干燥通风的环境。夏季高温多雨或栽培设施内湿度过大,使生长不良,开花质量下降,病害发生严重。香石竹适于疏松透水、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适宜的pH为6~6.5左右。禁忌连作。
香石竹的花朵,通常在新生枝条完成15~18节生长之后,顶芽形成花蕾,从花芽分化开始到花蕾的形成大概需要30d时间。夜间5~12℃的低温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香石竹从摘心到开花大约需70~180d,在不同季节所需开花时间不同。每朵花的花期为15~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