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类型
现代唐菖蒲品种已超过1万个,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但大多根据生态习性、花型大小、花期早晚与花色等进行分类。
1.按生态习性分类春花类由欧亚原种杂交而成。植株矮小,茎叶细弱,花朵小,色彩单调,但耐寒性较强,温暖地区可秋季栽植,翌春开花。在中国少见栽培。
夏花类由南非原种杂交而成。植株高大,花朵多,花色、花形、花径以及花期等性状富于变化。但耐寒力弱,春季栽植,夏秋开花。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类型。
2.依花型分类有大花型与小花型。大花型花径通常在9~14cm之间。小花型花径多数为6.5~9cm之间,少数在6.5cm以下。
3.依花期分类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分为早花、中花、晚花三类。早花类的生育期为50~70d,叶片6~7枚;中花类为70~90d,叶片7~8枚;晚花类为90~120d,叶片8~9枚。4.按花形分类
大花型花径大,花朵多,排列整齐,花期较晚,新球和子球的增殖较缓慢。
小蝶型花径较小,花瓣上有皱褶,并多具彩斑。
报春花型花形似报春,花朵少且排列稀疏。鸢尾型花序短,花朵少而紧密,向上开展,呈辐射状对称。子球增殖力强。
5.依花色分类
主要有红、橙、粉红、黄、白、兰、紫等几类,复色花以其主色调为依据。
此外,也可依花瓣的裂片形态将其分类为平瓣型、皱瓣型、和波瓣型。
(二)主要品种介绍
目前国内栽培的品种多数为荷兰进口种,常用品种约30个左右。其他少数品种由美国、日本等地引进,也有一部分栽植国内地方品种,包括红、粉、黄、橙、紫、白和复色品种。现将荷兰切花栽培的唐菖蒲主要品种性状介绍如表7-4,以供参考。
唐菖蒲切花栽培的品种选择,要根据品种在当地生长的适应性与市场消费的商品价值而决定。生产者应该进行品种区域试验,确定适宜本地区不同季节的主栽品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对花色与花形要求作相应调整。目前商品栽培的都以大型花为主,但小型花品种有发展潜力。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花卉专家育成一套微型唐菖蒲,株型小,花朵亦小,花序上小花排列紧密,在欧洲市场颇受欢迎。在国内,由于大部分人喜爱红、黄色。90年代初市场销售还以红色花为主,生产量当时要占唐菖蒲总额的70%~80%。但90年代中后期粉红色花流行,价格要比大红唐菖蒲高出50%左右。而国外,以白色为贵,青年人多喜欢紫色。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欣赏观点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市场需求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作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