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为喜光性长日照植物。不耐寒冷,亦不耐炎热,忌水涝。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喜疏松、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黏重土壤中栽种时,应先进行土壤改良,在其中加入沙子、稻草、花生皮、泥炭土等。土壤pH值在6.0~7.0之间,高于7.5易引起营养缺乏症,低于5.5会引起氟中毒.连作病虫危害严重。
唐菖蒲的新球形成后有2~3个月的自然休眠期,通过休眠后,球茎在地温4~5℃时开始萌芽。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20~25℃,夜间为10~15℃。生长期日平均温度低于10℃,生长缓慢,开花延迟,易发生“盲花”。3℃时停止生长,-3℃时植株受冻害。7~9℃是根系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此温度根系停止生长。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7℃时,其生长受阻,花色减退,花瓣易受灼伤。
光照时间不足,光照强度减弱,都会影响花的产量与质量。唐菖蒲的正常生长与开花,需要12h以上的日照与较强的光照条件,大花品种和小花品种对日照反应敏感,8h日照导致盲花;中花品种对日照反应不很敏感,8h日照使其花期略早,但切花质量稍差。14~16h或更长时间的光照均能促进各类品种开花,增加花茎和花穗的长度及小花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