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花采收
(l)采收标淮切花月季采收,大多数红色与粉红色品种的花朵开放度应达到萼片已向外反折到水平位置,花瓣外围1~2瓣开始向外松展时为适度标准。黄色品种可稍早一些,白色品种宜略晚一些。花瓣多的满心品种采收期可推迟一些。另外采收时期与采收季节、切花应用时间等相关,一般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宜在花萼反折,花瓣稍松晨时采收,而在冬季可在外围花瓣有2~3枚松展时采收。在当地即时应用,宜在外瓣4~5枚松展后采收,需要运输外地的则应提早采收。
(2)采收时间通常在早晨与午后采收2次,在高温季节每日也可采收3次,冬季一般每日采收1次。
(3)采收方法月季的采收不仅要考虑到切花的商品质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后续采花的问题。
切花采收的方法在“切花枝修剪”部分中已有所述,其实质是切花剪切后,在花枝上保留切口芽的质量与留芽多少,即要保证切花质量,又不会影响到下一茬的花期。通常的采收剪切部位是保留有5片小叶的2个节位(月季切花术语称“5留2”,如图7.4)。在月季花枝的发育上,一般基部与顶部的节位,叶片的小叶数通常为3枚,叶腋间的芽发育较弱;而中部节位每叶的小叶数为5枚,腋芽充实健壮,有利培育质量高的新花枝。但是在夏季修剪后与初秋植株生长势未完全恢复时可以多留1个节位,以增加植株的同化面积。在需要调整植株高度、降低发枝部位时,切花剪口可降低,甚至剪到主枝部位。剪口的高低,会影响芽的萌发与下一茬成花时间,在主枝剪切与在花枝留1枚5小叶节位剪切,花期大约前后相差3~4d;如果提高到在第三枚5小叶节位剪切,花期可提早7d左右。
切花剪切后如在就地临时堆放,应铺草帘或竹帘,不宜在泥地或塑料膜上堆放。剪下的花枝宜尽早插入水中,并去除切口以上15cm的叶片与表皮刺瘤。每枝切花的留叶量一般为3~4枚。
2.分级标准与绑扎
(1)分级标准根据农业部颁发月季切花产品质量标准,商品切花分为四个等级。现就花枝要求简叙如下:
一级花枝条均匀、挺直,花茎长度65cm以上,无弯颈,重量40g以上。
二级花枝条均匀、挺直,花茎长度55cm以上,无弯颈,重量30g以上。
三级花枝条挺直,花茎长度50cm以上,无弯颈,重量25g以上。
四级花枝条稍有弯曲,花茎长度40cm以上,无弯颈,重量20g以上。
(2)成品绑扎国外一般每10支或25支绑扎成束。国内农业部颁布标准为一级花每12支一束,二、三级花每20支一束,四级花每30支一束。成品绑扎时要求达到花色一致,品种一致,茎秆长短、粗细一致,花朵开放程度一致。
3.切花保鲜
(1)吸水处理月季采收、分级、绑扎后要防止切口干燥,应尽快插入清水中吸水。美国最近在温室内用41~43℃温水加入柠檬酸,将水液pH调至3.0~3.5,有利促进切花吸水,防止萎蔫。
(2)药物处理为提高切花的耐久性,抑制微生物活动,可用苯甲酸钠、次氯酸钠、硫酸铜、硝酸银、8-羟基喳啉柠檬酸盐等杀菌与抗菌剂保鲜,也有用5%的蔗糖提供能源,抑制乙烯释放,用6-苄基氨基嘌呤(BA)抑制呼吸,防止老化。常用的保鲜剂配方有:20%蔗糖+300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8-HQC);5%蔗糖+200mg/L8-羟基喹啉硫酸盐(8-HQS)+50mg/L醋酸银等。
(3)冷藏温度切花月季冷藏室温度冬季为4~5℃,夏季为6~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一般每公顷切花需用冷藏面积为0.3~0.45hm2.为避免室内长期冷风造成花朵变色或干枯,可在花朵上覆被薄膜或纸张,贮花容器内存水深度为5~10cm。经过保鲜液处理的切花亦可干贮,即在0~l℃冷藏室中用纸包裹后置于密封的膜袋中,可贮存l0~14d。
4.运输
从冷藏室取出的切花可直接装箱外运,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会出现叶片、花朵上凝结露滴的出汗现象,使切花受到伤害。为此,当室外气温在25℃以上时,应将切花连水桶取出,放在阴凉处1~2h,待花束内部温度降到20℃左右再装箱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