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栽培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外在切花月季栽培上已开始广泛应用。其主要优点是: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无菌,有良好的吸水性与通透性,植物根系易扎进岩棉成为非常合适的植物载体,避免土壤病虫危害,与其他基质栽培及水培相比相对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尚未规模推广,但将是今后生产发展的一个方向。
岩棉栽培是营养液栽培的一种,故也称为岩棉营养液栽培,所需要的基本材料与设备:
1.岩棉床
用岩棉制成长75~125cm,宽15~30cm,高7.5~10cm的条块,以作栽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基质,每块岩棉用聚乙烯黑白膜包裹,以减少蒸发,根据栽培方式用岩棉条块成单行或双行排列,组成切花月季栽培床。
2.育苗块
由岩棉制成10cm×l0cm×10cm的方块,进行扦插或嫁接培育月季幼苗。将幼苗连同育苗块,按预定株行距置放子岩棉栽植床之上,育苗块与栽植床连接部位分别将薄膜切开,使双方岩棉密切结合,以利根系在栽植床中伸展。
3.营养液装置,
包括贮液罐、供液泵、供液控制器、滴灌装置及营养液加温设备等。
4.检测器材
包括pH值计、电导率仪等。
岩棉栽培的栽植密度,一般按每株月季占有培养基质容量来计算。一个10cm厚的岩棉栽培床,平均每平方米的总容积为30L,大概每株所占容积为3.5L左右。营养液中主要元素的浓度标准为:硝态氮9.0~15mmol/L,铵态氮0~0.5mmol/L、磷1.0~2.0mmol/L、钾5.0~7.0mmol/L、钙4.0~7.0mmol/L。pH5.0~6.0,在25℃时EC(电导率)为2.2mS/cm.通常每天供液5~6次,每次5min。夏季每株日供应量600~800mL,冬季为250~400mL。一个10cm厚的岩棉床使用年限为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