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多数鲜切花主要是在露地自然条件下栽培,花期难以控制。而且鲜切花消费高峰往往集中在几个主要节日,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搞好鲜切花的贮运、保鲜。
1.鲜切花保鲜花卉在切取几天之后会自然凋萎,但若采取保鲜措施就能延长其寿命。鲜切花保鲜主要是提高其耐久性。这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耐贮性,即鲜切花的售前保鲜,主要是指鲜切花生产、贮运中的保鲜和售前催花;二是耐插性,即售后保鲜,是指消费者如何延长鲜切花瓶养的时间。当然,许多环境因素会影响鲜切花的耐久性,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就可采取相应措施,使鲜切花的保鲜、贮运达到良好的效果。
(1)影响鲜切花寿命的内外因素鲜切花的呼吸强弱、碳水化合物含量、含水量和乙烯的生成是影响其寿命的主要内部因素。鲜切花是活的生命体,不断进行着呼吸作用,它通过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其生命。营养物质在呼吸过程中损耗,意味着鲜切花逐步在衰败。因此,鲜切花的衰败速度常与呼吸强度成正比。如香石竹的呼吸强度比月季低,前者的贮藏期为3〜4周,而月季的贮藏期不超过2周。
要保持鲜切花的新鲜状态,就必须保持其充足的含水量。这就要求鲜切花在水分吸收与散失之间维持平衡。虽然鲜切花采后常插于水中或保鲜液中,能弥补水分的散失,但总的趋势是失水量大于吸水摄。鲜切花对脱水极其敏感,失水不仅会导致萎蔫和皱缩,影响商品外观质量,而且会加速衰败过程。鲜切花吸水力下降是由花茎导管堵塞造成的。导管堵塞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①采切时切口处分泌乳液,如一品红等大戟科或多浆植物的切口常分泌有乳液;②茎剪后,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空气进入导管形成“气栓”;③环境中微生物的繁衍及其分泌物大量聚积在花茎的基部;④采切时花茎受伤部分发生氧化作用,引起单宁、流胶等黏性物质在切口附近聚积,堵塞导管、毒害茎组织。鲜切花失水引起代谢紊乱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将会导致衰老。为了提高鲜切花的吸水能力,可采用加杀菌剂、润湿剂、有机酸于花瓶中,以及在水中剪截切花等方法。
乙烯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被认为是控制植物成熟和衰老的激素。0.1毫克/千克的乙烯就具有高度的生理活性。鲜切花衰老的最初反应之一便是乙烯的产生,而产生的乙烯又会诱导鲜切花产生更多的乙烯,最终加速其凋萎变质。除了衰老的组织可产生乙烯外,感病、机械损伤、营养物质耗竭、脱水等都可刺激产生乙烯,而且遭病菌感染或受伤组织要比正常组织产生的乙烯量更高,甚至一些断梗或霉烂的残花都
能产生大量乙烯。把鲜切花置于富含乙烯的环境中,就会加速花朵本身乙烯产生自动催化作用,其表现是花瓣萎蔫和子房生长。各种鲜切花对乙烯均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只是受害程度和响应剂量(乙烯浓度)常因种类而异。比较敏感的鲜切花有香石竹、兰花、满天星、小苍兰、仙客来、金鱼草、百合和石蒜属植物,不太敏感的有月季、菊花和郁金香。种类不同受乙烯伤害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如香石竹的伤害表现为花瓣边缘卷曲、退色、萎蔫,月季和金鱼草表现出退色和花瓣早落,满天星的花朵不绽开,兰花萼片畸形,其中卡特兰最敏感。鲜切花受乙烯伤害的症状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花朵卷缩或退色,另一类是脱落,如苞片、花瓣和花朵脱落。
鲜切花的寿命与品质受环境中乙烯的影响非常大,但不同的种类及发育阶段对其敏感性不同。如六出花和香石竹高度敏感,在乙烯浓度为1〜3毫克/千克的环境中,24小时就受到伤害。不太敏感的花烛和天门冬则可忍耐10〜100毫克/千克的乙烯环境。总体来讲,不太敏感的鲜切花,受害程度较轻、花朵衰败稍有显现;而极敏感的鲜切花受害严重,表现为花蕾不开放、花瓣枯萎,甚至落花落叶,衰老过程加快 在生产和采后处理过程中,防止乙烯损害的具体措施有:①在采切和采后过程中,避免对鲜切花造成机械损伤。②采切后应立即使鲜切花冷却。③鲜切花采切前后所处环境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腐烂的植物材料。④由于水果和蔬菜能产生大量的乙烯,因此不要把鲜切花与它们共同贮藏。⑤不要把处于花蕾阶段与充分开放的鲜切花一同贮藏。⑥温室和采后处理工作场所不要使用内燃发动机,并且应适当通风。为检测环境中乙烯的含量,以确保鲜切花的质量,可放置盆栽万寿菊或番茹。这两种植物对乙烯极其敏感,当它们处于1〜2亳克/千克浓度的乙烯环境中24小时,叶片会明显下垂。
影响鲜切花采后寿命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空气湿度和病害等。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寒冷不敏感的鲜切花,最适贮藏温度一般接近0℃,而温度每升高10℃,则衰败速度上升2〜3倍,产品的相对货架寿命和每天的腐败损失货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较高的温度会使呼吸作用和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加快,刺激乙烯产生,利于病害的滋生和扩散。鲜切花暴露于过低或过高温度下,可导致生理失调,常见的有三种情况:①冻伤。鲜切花置于0℃以下,组织内结冰造成伤害。②冷害。一些原产热带、亚热带的鲜切花,置于5〜15℃以下常造成退色、产生斑点、出现水浸状区域、花蕾停止发育而不开放。③热害。鲜切花暴露于直射阳光下或温度过高的环境,造成的伤害多表现为表面变白、烧伤或烫伤状、脱水等。
针对上述原因,鲜切花采后应尽快转移到冷凉的贮藏间,并依据不同的种类、品种,放在适宜其贮存的低温下。尤其要注意,贮藏热带鲜切花的温度不可过低,否则将引起花瓣退色、坏死,或贮后花蕾不开放。
空气的相对湿度对鲜切花水分散失的快慢有很大影响。当温度恒定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分散失越慢。在采后处理过程中,若环境湿度低,鲜切花极易失水,新鲜度迅速下降。当损失的水分占鲜重的10%〜15%时,就会表现出萎蔫,组织发生皱缩和卷曲。因此,为了减少失水,贮藏鲜切花通常要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各种常见鲜切花的最适贮藏温度和相对湿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0〜2℃、90%〜95%相对湿度,有香石竹、菊花、小苍兰、风信子、荷兰鸢尾、百合、水仙、芍药、月季、郁金香等。②4〜5℃、相对湿度90%〜95%,有六出花、金合欢、矢车菊、大丽花、雏菊、勿忘我、非洲菊、唐菖蒲、万寿菊、蕙兰、金鱼草、补血草、天门冬等。③7〜10℃、相对湿度90%〜95%,有鹤望兰、卡特兰、美国石竹等。④13〜15℃、相对湿度90%〜95%,有花烛、一品红等。
(2)保鲜处理技术保鲜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延缓鲜切花衰老,最大限度地保持鲜切花的品质。经保鲜剂处理后,可使鲜切花的货架寿命延长2〜3倍,花朵增大,保持叶片和花瓣的色泽。保鲜剂的使用范围很广,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使用。一般鲜切花保鲜剂包括保鲜液、水合液、脉冲液、花蕾开放液和瓶插保持液等。
1)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市场销售的保鲜剂一般都含有糖、杀菌剂、乙烯抑制剂、生长调节剂、矿质营养和其他化合物。
保鲜剂中所含的糖大多为蔗糖,它参与延长瓶插寿命的基础过程,可以调节水分平衡,增加水分的吸入。不同切花种类的最适糖浓度不同,糖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叶片烧伤。因此,在实践中大多数保鲜剂常使用的糖浓度相对较低(小于4%),以避免造成伤害。若糖的供给不足则不能达到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品质的效果。
最适糖浓度还与处理的方法与时间有关。通常,保鲜液处理的时间越长,所需糖浓度越低。如脉冲液(采后短时间处理)的糖浓度高,花蕾开放液的浓度中等,瓶插液的浓度较低。但还应注意,糖溶液很容易滋生微生物,阻塞花茎吸水的通道。
为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可在保鲜剂中加入杀菌剂。8-羟基喹啉硫酸盐(8-HQS)和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8-HQC)是最常用的杀菌剂,可杀除各种细菌和真菌。使用的浓度范围是200〜600毫克/升。其他常用杀菌剂还有硝酸银、硫代硫酸银、噻菌灵(特克多)、季胺盐和硫酸铝等。
银盐除具有杀菌作用外,还是乙烯形成的抑制剂。硫代硫酸银(STS)是使用最广、效果最佳的一种抑制剂,具有专一性和持久性。STS的生理毒性比硝酸银低,在鲜切花中移动性好,在较低浓度即可起作用。它对许多鲜切花的保鲜具有良好的效果,如菊花、香石竹、唐菖蒲、非洲菊和花烛等。像金鱼草、百合等对乙烯敏感的切花,STS可改善其对乙烯的敏感性。
STS的配制方法是:先将0.079克硝酸银溶解于500毫升去离子水中,再将0.462克硫代硫酸钠也溶于500亳升的去离子水中。然后把硝酸银溶液倒入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液中,搅拌均匀即为0.463毫摩的STS溶液。此溶液配好后,最好立即使用,否则应避光保存。它在20〜30℃
下有效期为4天。
同其他生命过程一样,鲜切花的衰老是通过其体内的激素平衡控制的。因此,在保鲜剂中添加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能延缓鲜切花的衰老和改善品质。目前,在鲜切花保鲜上应用较广的生长调节物质是细胞分裂素,如KT(激动素)、6-BA(6-苄氨基嘌呤)、iPA(异戊烯基腺苷)等。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片的黄化,所以特别适用于延期贮藏和运输之前的鲜切花处理,以减少叶绿素在黑暗中的损失。利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鲜切花可采用喷布或浸蘸,其有效浓度随处理时间而异。10〜100毫克/升用于瓶插液和花蕾开放液的长时间处理,100毫克/升用于较短时间的脉冲处理,250毫克/升用于整个花茎的2分浸蘸处理。浓度过高,处理时间过长,会产生药害。
细胞分裂素处理香石竹效果最好,它不仅能使香石竹对乙烯的敏感性降低,同时还使香石竹形成乙烯高峰的时间推迟,从而延长采后寿命。对月季、鸢尾、郁金香和菊花的处理效果也不错。用10毫克/升BA短时间浸蘸花烛,可延长其货架寿命,增强对冷害的抵抗力。非洲菊在25毫克/升BA中只需浸泡2分,就可抑制其水分损失,延迟细胞中离子渗漏,延长采后寿命。
此外,比久(B9)、矮壮素(CCC)和青鲜素(MH)等也可用于切花保鲜。它们的使用浓度因品种而异(表33)。MH是较早使用的保鲜剂之一。瓶插液中含250〜500毫克/升的MH对延长金鱼草的寿命有良好的效果,大丽花用50毫克/升为佳。月季鲜切花在0.5%〜1%MH液中脉冲处理30分,再在100毫克/升的硫酸铝和800毫克/升的柠檬酸混合液中放置24小时,对延缓衰老效果最佳。
在鲜切花保鲜剂中常用的盐主要有钾盐、钙盐、硼酸或硼砂、铜盐和镍盐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保鲜液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鲜切花花瓣细胞的渗透浓度,有利于维持水分平衡;作为乙烯生成的抑制剂或引导保鲜液中的糖进入花冠。钾盐主要是氣化钾(KC1)、硝酸钾(KNO3)等。钙盐常用硝酸钙[Ca(NO3)2],使用浓度为0.1%;碳酸钙(CaCO3),浓度为10毫克/升。钙盐与钾盐混合使用,可防止香石竹的软茎和弯茎现象。硼可延长香石竹、石竹属、铃兰的采后寿命,但对金鱼草、菊花、大波斯菊、亨利氏百合和唐菖蒲有毒害作用。镍盐也是一种杀菌剂和乙烯形成抑制剂,其效果有时比硝酸银还好。
柠檬酸、异抗坏血酸、酒石酸和苯甲酸等有机酸也能用于保鲜液。其中柠檬酸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机酸的作用在于降低水溶液的pH值,促进花茎吸水和减少花茎的阻塞。一般柠檬酸的使用浓度是500〜800毫克/升,可改善月季、菊花、唐菖蒲、鹤望兰和茼蒿菊的吸水状况。苯甲酸或苯甲酸钠还可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减少鲜切花乙烯的产生,有利于延长一些鲜切花的采后寿命。如500毫克/升的苯甲酸可有效地延长花烛的寿命;150〜300毫克/升的苯甲酸钠能延缓香石竹和水仙的衰老,但对金鱼草、鸢尾、菊花和月季无效。100毫克/升的异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可作为瓶插液阻止月季、香石竹和金鱼草的衰老过程。
有时还常在保鲜液中加入润湿剂,以促进鲜切花吸水。如1毫克/升的次氯酸钠、0.1%的漂白剂,或0.01%〜0.1%的吐温-20。
以上所述是曾作为鲜切花保鲜剂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但在生产中,保鲜剂的主要成分是糖和杀菌剂,然后依据不同的种类,再添加1〜2种其他成分。如典型的保鲜液为蔗糖、杀菌剂(200毫克/升的8-HQS或8-HQC,或50毫克/升硝酸银)、一种酸化剂(200〜600毫克/升柠檬酸或硫酸铝)。
2)保鲜剂配方及处理方法根据需要,可选择以下几种保鲜剂处理方法及其配方:
第一,吸水处理。吸水(或硬化)处理的目的是在鲜切花经过贮运后,发生不同程度脱水时,用水分饱和法使萎蔫的鲜切花恢复细胞膨压。具体做法是配制含有杀菌剂和柠檬酸的溶液,pH值控制在4.5〜5.0,加入0.01%的润湿剂吐温-20,加热至38〜44℃,装在塑料容器内,溶液深10〜15厘米。把鲜切花茎端在水下斜剪后插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再将其移至冷室中过夜。对于萎蔫较重的,可先把整个鲜切花浸没清水1小时,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吸水处理。非洲菊、菊花和紫丁香等木质茎的鲜切花,可把花茎末端在80〜90℃水中烫数秒,再转至冷水浸泡,效果较好。
但应注意,鲜切花用水最好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如果没有,也可用自来水,但使用前应煮沸,冷却后把沉淀物滤掉。
第二,茎端浸渗。为防止鲜切花茎端导管被水中微生物生长或花茎自身腐烂引起导管阻塞而吸水困难,可把花茎末端浸入0.1%的硝酸银溶液中5〜10分。这一处理可显著延长鲜切花的瓶插寿命。由于硝酸银只能在花茎中移动很短的距离,因此处理后的鲜切花不要再剪截。
第三,脉冲液处理。脉冲液处理是把花茎下端置于含有较高浓度的糖和杀菌剂溶液中12〜24小时,目的是为其补充糖分,适应较长时间的贮藏和运输,延长其采后寿命。蔗糖浓度因不同种类而异,一般为2%〜4%,如月季、菊花;少数浓度可高达10%,如香石竹、鹤望兰和丝石竹。蔗糖浓度较高时,脉冲处理时间宜短些,否则易对叶片和花瓣造成伤害。脉冲处理的环境条件,一般温度在20〜27℃,光照强度为1 000勒。脉冲处理能影响鲜切花的整个货架寿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采后处理措施。此外,它还能使鲜切花开放更快、显色更佳、花瓣更大。
第四,硫代硫酸银(STS)脉冲处理。一些对乙烯敏感的鲜切花,用STS进行脉冲处理后,可有效地抑制切花产生乙烯,对延长采后寿命具有显著作用。具体方法为:先配制好STS溶液,浓度为0.2〜4毫摩,把鲜切花茎端在水下剪截后,插入STS溶液中。一般在20℃温度下处理20分。如鲜切花准备长时间贮藏或远距离运输,STS溶液中应加糖,并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在欧洲,STS脉冲处理是一项硬性规定。在荷兰,如果香石竹和六出花未作STS处理,花卉拍卖行将拒不接收。可以肯定,将来所有对乙烯敏感的鲜切花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都会要求用STS处理。
第五,花蕾开放液。许多鲜切花在蕾期采切,为促使花莆开放,往往需用花蕾开放液处理。花蕾开放液一般含有1.5%〜2%蔗糖、200毫克/升的杀菌剂,75〜100毫克/升的有机酸。处理时间往往需要数天,温度为室温,空气相对湿度90%〜95%。当花蕾开放后,应移至较低温度下贮放。处理时,房间应有人工光源,并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乙烯在室内积累。这一方法曾广泛用于促使灌木鲜切花花蕾开放,20世纪60年代后又用于其他鲜切花,包括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丝石竹、非洲菊、鹤望兰和金鱼草等。
第六,瓶插保持液。用于消费者的瓶插保持液的种类繁多,不同鲜切花有不同的保持液配方。如一般瓶插液含有1.5%蔗糖、320毫克/升柠檬酸、25毫克/升硝酸银或250毫克/升8-羟基喹啉硫酸盐。
3)零售花店的处理和管理技术当零售商收到鲜切花后,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并进行合理的护理。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再吸水处理、鲜切花保鲜剂处理和控制环境条件。
花店收到鲜切花后,应立即开包进行再吸水处理。在最适温度下运输的鲜切花,打开包装后只需把切花插人水中或保鲜液中即可。如果鲜切花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输,首先应检查鲜切花有无低温伤害。未受伤害的鲜切花先置于5〜10℃冷室中12〜24小时,然后可再移至较高温度下解开包装,进行再吸水处理。这样做是避免温度剧烈变化,有利于鲜切花从轻微的伤害中恢复过来。浸于水中的花茎和叶片易腐烂,可把鲜切花茎下部叶片去除。如果外围的花瓣有损坏,应仔细剔除。花茎末端剪去2〜3厘米,剪口呈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鲜切花应根据品种、等级分别插入消毒、洗净的容器内。如果鲜切花只是放在水中,应每天换1次水。花店最好装备有冷室或冷柜,把鲜切花贮存于低温下。
如前所述,保鲜剂处理可延长鲜切花寿命。若零售商购进的鲜切花未经STS处理过,要按前述的方法进行STS处理。配制STS溶液时,要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因为自来水中所含的氯离子或氟离子,会使银盐发生沉淀,使保鲜剂失去作用。含银的保鲜剂见光易分解,最好现配现用,暂时不用时应放在非金属容器于暗中低温保存。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商业性花卉保鲜剂时,按照说明书来处理鲜切花即可。商业性保鲜剂一般是严格可靠的,其使用浓度不应改动。为某一特定鲜切花设计的保鲜剂不能应用于其他鲜切花。因为对某一种鲜切花适宜的浓度,也许对另一种鲜切花有害。
最后,要控制好鲜切花所处的环境条件。除了热带鲜切花外,大多数鲜切花应贮存在4〜5℃的温度下。切勿将其放置于干热空气环境或靠近窗口。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过低会加速其散失水分,易引起萎蔫和衰老。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应稳定在90%左右,必要时可安装加湿器。在橱窗内展示的鲜切花应防止日光直射,否则将会增高鲜切花的体温,使其萎蔫和衰老加快。100勒的光照强度可阻止鲜切花叶片黄化。放置切花的房间最好用日光灯和白炽灯混合照明。
被乙烯污染的空气对鲜切花危害极大。花店中的乙烯来源于交通繁忙的街道、塑料花和聚乙烯膜。因此,应从花店屋顶上方吸入乙烯浓度低得多的新鲜空气注入贮存室,也不要将鲜切花放在塑料花附近。此外,鲜切花若衰老、萎蔫、受机械损伤和腐烂,也可产生很多乙烯,应及时把它们清除出去。
4)消费者处理和管理技术从花店购买的鲜切花常表现出轻微的萎蔫。回家后,在花茎基部剪去2〜3厘米,然后把整个花在水中浸没2〜3小时,使其恢复新鲜、挺拔状态。花瓶中的水应浅一些,以3〜10厘米深为宜,并每隔1〜2天换1次水。
消费者也可购买商业性保鲜剂,其用法和注意事项与前述相同。下面介绍消费者在家易于自制的保鲜剂配方:
配方一:用常规含糖饮料,对上等量的水,再加入半勺家用漂白剂。
配方二:用1升水加入2勺新鲜柠檬汁(粉),再加1勺白糖和半勺家用漂白剂。
配方三:用0.5升水来溶解半片阿斯匹林药片和1勺白糖。
以上配方对许多切花都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但是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商业性保鲜剂,因为它们已经过实验测试,适合于各种特定的鲜切花。此外,消费者在摆放和护理切花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花瓶或插花要置于室内较冷凉的位置,远离炉子、散热器等。
第二,鲜切花不能忍耐直射阳光,因此应避开窗口过强的光线。
第三,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应每天或每隔1天对切花喷水,并避开空气流动快的地方。
第四,不要把花瓶或插花放在靠近成熟的水果附近,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不在室内吸烟。这样可减少乙烯对鲜切花的伤害。
第二,鲜切花长期处于高湿条件下,易受病菌的侵害。因此贮前应用杀菌剂喷布和浸蘸,待晾干后再进行包装。
第三,贮藏前用含有糖、杀菌剂和乙烯抑制剂的保鲜液对鲜切花进行脉冲处理,可延长贮藏期,并提高鲜切花的贮后质量。
第四,一些对重力敏感的鲜切花(如唐菖蒲和金鱼草),若水平放置,易产生向地性弯曲。因此,这些切花应垂直贮放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