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六出花原产南美的巴西、智利和秘鲁等国,自然生长环境复杂多变,可生长在山地、沟旁或多岩石的干燥沙土地上不怕潮湿,也不怕干燥。喜温暖,稍耐寒,能忍受短时间的-12〜-15℃低温,生长适温为18〜22℃。喜光,属长日照植物,日照时数为13〜14小时。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在略酸性壤土上生长良好。
现代栽培品种分四季开花和一季开花两类,四季开花品种开花期可长达10个月之久,一季开花品种只在春、复开花。
繁殖与育苗
六出花主要采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1)分株繁殖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型优美,花色别致,纯正的植株作为母株。分株宜选择在生命活动旺盛之前或高温炎热季节结束后进行。分株前2个月,要停止对母株花蕾的培养,以便在根部积累更多养分。最好在分株前1周左右喷施1次含氮略高的全营养型肥水,喷后及时浇透水1次,这样有利于新株及早发新根长新芽。分株时,剪除植株地上部25厘米以上部分,然后将整个根部从土中挖出。为分株方便常将根颈周围土壤轻轻抖掉,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掰根须,使分开的新株带1〜3个芽即可。栽植时,要将整个根系在种植穴内自然展开。不要给刚刚定植的六出花浇透水,否则会引起烂根或抑制新根生长。最好在定植前3〜5天先浇1次水,这样有利于植株生长。1周后,再给六出花浇1次透水,以后见干浇第二遍水。
(2)播种繁殖六出花种子千粒重16克左右,播种宜选在秋、冬进行。通常选腐叶土、河沙、园土各1/3(体积比)或草炭、园土各1/2(体积比)作为播种基质。为防止土壤细菌传播,基质必须经过高温消毒。种子播入基质后,经过一段自然低温刺激,种子开始萌动。然后移到18℃左右的环境中2周,开始发芽。当幼苗长有3〜4片真叶时,应分苗移栽。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
栽培管理
六出花具肉质根,应定植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质壤土上。土壤略呈酸性,要有30厘米的耕作层。整地前要施入基肥,基肥最好用腐熟有机肥2 000千克/亩。磷肥适量。定植密度为5株/米2。
六出花适宜生长温度20℃左右,但在定植后1〜2个月需给予低温环境,以利于根系发根。生长季节温度宜保持在10〜20℃。温度过低,生长缓慢;温度过高,特别是温度高达25℃以上时,植株茎变软,生长过速,节间变长,使鲜切花质量和产量下降。
在植株生长旺盛季节,即根茎迅速生长、芽茎不断萌发、株丛逐渐扩大、花芽大量分化时,肥水供应一定要充足。追肥规律一般为生长旺盛前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速效氮肥1次,促其生根芽,长茎叶。产花旺盛期(3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隔2〜3周施1次固体化肥或每隔半月喷施1次叶面肥,此期喷施肥料要以磷、钾肥为主。如苗弱可适当补充氮肥;如果苗壮,特别是开花盛期,病虫害严重发病期,无需再补施氮肥,可适当补施一些硫酸亚铁溶液以防叶子发黄。生长旺盛期要结合施肥经常浇水,保证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夏季高温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可减少水分供应。冬季温度过低可适当控制水分,以防烂根。
六出花喜光,在生长季节每天日照时数应达到13〜14小时,如果光照不足,需用人工补光。夏季气温过高,日照过长会影响新芽形成,降低鲜切花质量,可搭设遮阳网(遮光率30%〜40%),降低温度,减少光照。
六出花高茎品种需要搭设支撑网以防倒伏。拉网时间一般在株高40厘米时进行。当花序上有2〜3朵小花开放时为采收适期,所采鲜切花经整理分级后,按10枝1束捆绑。从种苗定植到采收大约需要12个月,一般3年左右应更新老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