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鲜切花近年来市场较为流行,其鲜切花的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加。芍药为宿根草本,株高1米左右,地下根肉质,秋冬季节发根,并在根茎部位产生新芽,春季新芽抽出地面呈丛生状,常为红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3裂,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顶梢处叶为单叶,绿色。花一至数朵着生于枝条顶部,顶生或腋生,花梗较长,具有三出叶状苞,花大色艳,花径可达12〜16厘米,有的甚至达20厘米,颜色有红、白、粉、紫、黄、墨、洒金等各色,花型较为丰富,花期为5月上旬至5月下旬。果为蓇葖果,9月上旬种子成熟,种子球形、黑色。
品种特性
芍药鲜切花品种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尽管芍药原产我国,但我国现有品种大多为地栽或药用品种,19世纪初,芍药传入西欧后,选育出了大量的鲜切花品种。我国大量栽培的是传统鲜切花、地栽兼用型品种(表9)。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芍药耐寒性强,北京以南可露地栽植。喜欢深厚的壤土,黏土、沙土中也能生长。低洼积水易烂根,不耐盐减,好肥喜光,但花期遮荫会使花开得更好,花的寿命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