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株分株对牡丹根系影响不大,栽植后还会生长出新根及少量幼芽。分株过迟,根生长受影响,第二年生长不良,开花质量不高甚至后几年都影响开花;分株过早,还能迅速生长,并易引起“秋发”,不能正常越冬,影响第二年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开花。通常牡丹地栽观赏4年后即可分株,而鲜切花栽培要求年限较长,需8〜10年(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必须有粗壮枝条15〜20枝以上才能分株。牡丹根系复杂,肉质根含水较多,容易折断,为尽最不伤根系,母株挖出后,可在阳光下晒1天,待根系变软后再行分株。分株时要根据母株根系的生长状况,自然分开,相连之根可用刀劈开,但尽量做到少劈根。每株分成3〜5个枝,并尽量保留根蘖,新苗上的根应全部保留。分好后即可栽植。
(2)嫁接繁殖优秀的牡丹鲜切花品种要扩大其繁殖系数,可用嫁接法繁殖,嫁接砧木为芍药,进行根接,时间为10月1日前后10天。选择直径2〜3厘米的粗壮芍药根,切成长15厘米的根段,晾2〜3天,使根系变软,这样嫁接时不易劈裂。接穂选择牡丹基部萌生的健壮芽或充实的新生枝条,再将根中部切开,接穗基部切成长4〜5厘米的切面及1〜2厘米的小斜切面,插入准备好的砧木,皮层对齐,然后,用塑料膜条将接口绑紧,并在伤口处涂蜡,以防感染。嫁接好后,栽植到预先整理好的地中,进行沟栽。沟宽深挖成25厘米×25厘米,沟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也可株行距20厘米×50厘米穴栽。如果土壤干燥可先浇水,再行栽植。栽植时接口与地表平,用浮土5〜8厘米盖住。栽植后不可浇水,次年春季萌芽后轻轻将土扒开。如若接穂现蕾应及时除去,以免消耗营养,影响生长。
牡丹亦可共砧,即嫁接在其他牡丹苗上。但这种嫁接仅限于地栽观赏,或高接换头成为“十样锦”牡丹。在鲜切花栽培上不用,因为其分枝成花仍为砧木品种。
(3)扦插繁殖特殊的鲜切花品种如葛巾紫等可用此法,但大部分品种成活率低没有实用价值。扦插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好。选择饱满的芽,采10〜18厘米的枝插于日光温室沙床上或罩上塑料大棚,插完浇1次透水,以后经常喷水保湿。第二年3月中旬逐渐锻炼放风,4月上旬除去塑料膜,转入正常管理。
(4)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常用于培养新品种。尽管牡丹品种较多,但大多数为传统的地栽品种,做鲜切花栽培不是花枝较短,就是分枝力弱,生长势弱,多少有其局限性,有的根本就不能做鲜切花栽培。因此,选育适合鲜切花生产的品种就显得十分重要。牡丹8月开始,种子逐渐成熟,待种子将变黑色时即九成熟时采收。采下后立即播于整好的畦内或其他容器中,也可沙藏至第二年春播,但效果不如秋播好。播种一般以穴播法进行,播种深度3〜4厘米。播后浇水,搭上荫棚,入冬后除去荫棚,盖上树叶、谷草保温。3月开始发芽出土,可生长1〜3片小叶,即在秋季选择移栽。4〜5年开花前不断选择,开花确定品种。洛阳、菏泽正在进行鲜切花品种的实生苗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