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石斛兰繁殖常采用分株繁殖或组培繁殖,有时也用扦插或分芽繁殖。
(1)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常在春季进行,小心将母株基质抖尽,将母株带根分割开,每丛应由新芽及老芽组合,切口处可涂上草木灰防腐。分离后即可栽植到准备好的栽植床上或花盆中,栽植时以新芽为轴心栽植。
(2)组培繁殖采顶端生长点为外植体,亦可在花前期大量肥水促芽,采集侧芽生长点为外植体,消毒,经30〜40天培养,会出现小型圆柱状假鳞茎。此时可继代培养,亦可转入分化培养基育成小苗,然后做鲜切花栽培用苗。
(3)扦插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春季为好,采集健壮无病虫的茎,2节一段作为插穗,切口处可涂上草木灰,裹上泥浆或垂直埋于泥浆中,保持泥浆潮湿即可发芽。
(4)分芽繁殖在开花前期大量灌水也可喷0.1%的尿素做叶面肥,促进花芽转生为高位营养芽,然后加肥水,即可发根。将发根的芽从母株上取下即为繁殖用小苗。
栽培管理
(1)土肥管理石斛兰栽培材料应是人工土或基质,要求疏松多孔,排水良好,又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以紫萁根、草炭、木屑等配置,常用1份紫萁根加3份草炭,并加骨粉及牛粪做基肥。有机肥做追肥少施或不施,用0.1%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做叶面肥。
(2)水分管理要求空气湿度达85%以上,因此栽培室必须有喷雾装置,生长期间每天叶面喷雾2〜3次。基质保持湿润即可。如果维持空气湿度是用喷水法解决,基质不必浇水;如用喷雾或加湿,当基质过干时需要浇水。
(3)温度管理石斛兰较耐热,不耐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0℃,通常在高温温室屮栽培,夏季需在荫棚里栽培。石斛兰冬季有明显的休眠期,因此冬季低温是必要的。冬季温室夜温可长期保持10℃左右,并在保证温湿度的情况下经常性通风。尤其是夏天,昼夜必须通气,冬季中午温度较高时也应进行通风。
(4)光照管理石斛兰较喜光照,但夏天中午强光会影响生长,形成灼伤,并引起黑斑病。因此,夏季中午必须遮荫,其他时间可不遮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