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老板往往自己非园艺科班出身,所以更应该在经营上多花心思。在开始决定要经营花店时,就用心地评估了所有相关事宜,并调查店面地缘关系、确定经营形态、预估成本、收集资料等。
比如说台北有家花店经营了十几年了,花店老板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花店花卉不断在作品上创新,顺应潮流趋势,追求商品品质,希望顾客收到的是一份“会说话的花礼”,不仅传达了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心意,也便业务订单在无形中增长渐渐地拓展到拥有了一家本店、两家分店的经营规模。
花店的每家分店都各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店面设计上也承袭了总店自然清新的风格,以白绿相间为标志性色调。而在经营上,各家分店并没有完全与总店相同,而是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周边顾客群等特点设计了自身的风格。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几家分店分工经营,十分有序。
居民区内店 考虑到小区内居民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能力,这家店以外接订单和盆花、盆栽为主,同时对上门服务有所侧重。
酒店区内店 这家店面对的是高档酒店及其中的商户和旅客,主要经营鲜切花零售,这里的商品价位比较高,也十分讲究花艺水平,同时这家店也担负着处理各地往来订单的工作。
这家花店目前总计有9位专职人员和6位花艺设计师,商品设计重点以欧式及美式商品花设计为主,特别的是,花店会依照客户送花的用途,在设计时加上如气球、小饰品或特别的包装等等,将送礼者的心意及花店的巧思一一传达。
在花材采购方面,这家花店的分店是独自作业的,只有部分盆栽及资材用品是由总店供给。各分店的经理有着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对总店有定期的信息汇总,对兄弟店面也有着及时的交流,在集中采购和联手宣传方面十分有利。多年来,由于分工十分详尽、明确,花店的各分店间的业务是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的,这使得他们在竞争激烈的花店业中,一直生存得十分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