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施肥在定植前每亩栽培温室要施入优质堆肥10〜15吨,秸秆堆肥2〜3吨。施肥后进行深耕,深度为60〜80厘米。
2)定植整地后起床,通常将栽培床的宽度整理为70厘米,通路宽70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20〜24厘米,每床种植双行,定植密度平均为5.5株/米2。定植时将嫁接部位高出地面2〜3厘米。
3)摘心和整枝月季的摘心方法很多,摘心的轻重亦不同。浅摘心主要用于定植初期。定植后萌发的枝条在茎尖开始形成花蕾时,将枝条先端摘除。浅摘心时尽可能留下较多的叶片。深摘心主要是培养采花枝的摘心方法,当新梢先端部的花蕾达到黄豆大小时,可在枝条的下部往上数5〜6片叶的上方,进行深摘心。去除顶端优势后,就会从最上端的侧芽萌发出新枝条,而这个枝条就可以培养成切花枝。花枝摘心是培养采花主枝的摘心方法之一。在顶花盛开后,花瓣将要下落之时,留下枝条下部具有充实腋芽的5枚叶片剪枝摘心。这种做法主要用于多年生的成熟植株,在剪枝之后可以减少摘心次数。对于定植不久或改植后不久的植株则不能使用花枝摘心。
整枝就是通过摘心作业等培养采花植株的骨架。整枝方法与嫁接方法有密切关系。芽接苗在成活后首先由接芽萌发出第一条新梢,对这个新梢既可以深摘心,也可以浅摘心。摘心后切口处的侧芽会萌发出新的侧枝,而且也会促使接穗的两个副芽萌发成两个侧枝。这3个枝条比较粗壮,在初期栽培主要以这3个枝条作为切花主枝,并构成切花植株的基本骨架。一般将这3个粗壮的枝条进行深摘心后,就可以开始采收切花。
切接时接穗萌出的第一条新梢一般不太强健,所以通常要采取浅摘心以促使生长势更强的基枝发生。然后通过对基枝的深摘心,形成采花主枝而构成采花植株的骨架。通过反复的浅摘心处理后,从植株的基部或较高部位形成较粗的基枝或侧枝,并培养成采花主枝。在生产中,为了提高鲜切花质量,可以将月季的营养枝扭伤铺地,抑制顶端生长,促使植株基部萌发旺长枝。这样形成的切花枝直且长,粗壮花朵大。
4)支柱定植后就要马上埋设支柱。一般在栽培床的两端以及每隔3米处相对埋立1对2米高的支柱,并用8号铁丝相互连接固定。之后,根据植株的长势在85厘米、135厘米和185厘米的高度水平架设3层防倒伏网。
5)温度管理黄河流域夏季中午的最高气温经常达30℃以上,夜间气温也超过25℃。高温会造成花朵小型化,产生漏心花,切花长度过短,切花质量大幅度下降。此时可以利用遮阳网或银色塑料网遮光,也可以利用水帘或简易喷雾等降温措施。
在冬季栽培时,由于夜间室外气温往往低于—5℃,加温栽培是确保正常生产的必需条件。温室的夜间最低气温应该设定在12〜18℃,安全温度设在15℃。为了加强温室的保温性能,可以采用一面坡式的简易温室,外盖草苫保温。或在温室内设置2层或3层保温幕。采用夏秋采花型和冬季一时休眠型,使植株在最寒冷的季节进入休眠,可以适当节省一些能源消耗,但在深秋以及早春还是要进行加温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切花。
6)浇水管理最好采取滴灌和利用喷水管浇水。一般夏季每隔2〜3天,春秋季每隔4〜5天,冬季每隔7天浇水1次。当然浇水量要根据土壤的保水能力、植株的生长状况等情况来决定。
7)追肥除了定植时施入底肥外,以后每年还要追施化肥。一般每年追肥8〜10次,每次追施氮肥40千克/亩、磷肥50千克/亩、钾肥30千克/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