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基质栽培种类很多,主要有砾培、沙培、岩棉培、复合基质培等,各种基质栽培的技术原理基本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复合基质槽堵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1)复合基质槽培技术 复合基质槽培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复合基质栽培的优点是投资少、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几乎可用于栽培所有植物;缺点是基质中容易聚集有害微生物,使用前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基质中容易积累盐分,必须及时浇水洗盐。复合基质槽培主要设备包括:
1)蓄液池 复合基质槽培可采用开放式供液方式,也可循环供液。开放式供液对蓄液池容积无特殊要求,而采用循环供液的蓄液池容积由栽培面积和种类而定。以200m2的温室为例,蓄液池容积为4~5m3。
2)栽培槽 可用木板、竹片、水泥瓦、石棉瓦、石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制作栽培槽槽体,最简单的槽体可由砖砌成,一般不建造砖混结构的永久性槽体。槽体底铺塑料薄膜,将基质与土壤完全隔开。栽培槽深度一般15~20cm,长度由温室的长度决定。在栽培槽的表面可覆盖地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并可避免植株发病时病菌进入基质,以防在本茬或下茬栽培时发病。有的观光园区在栽培槽表面覆盖2cm厚的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塑料板。
3)基质常用的槽培基质以沙、蛭石、锯末、珍珠岩、草炭、炉碴等为原料,按适当比例混配而成。国内常用的复合基质配方很多,具体采用何种配方应根据当地条件及资源情况来定,例如:1份草炭、1份珍珠岩、1份沙;2份草炭、l份蛭石、1份珍珠岩;3份玉米秆、2份炉灰渣等。
4)供液系统
a.供液方式营养液可循环利用,也可不循环利用。不循环利用时,多余的营养液经排液管排到室外,不设回流管。但要保证供液均匀,管道不易堵塞。
一般采用喷灌或滴灌的形式供液,供液主管可用直径30~50mm的PVC管,在主管道上设过滤器。以喷灌方式供液时,为防止营养液喷到槽外,或喷到百合的茎叶上引发病害,可在栽培槽上覆盖地膜,将喷灌软管置于地膜之下。
营养液经植物吸收和基质吸持后,多余部分流入渗液层,并沿渗液层流到栽培槽一侧的排液口,经排液口进入排液沟进而排到室外,排液沟是位于床南侧的一条用砖和水泥砌成的沟。营养液如果循环利用,则应经排液口进入回流管流回蓄液池。
泵水可用潜水泵,一个日光温室可选用一台口径40mm左右、流量25m3/h、扬程35m以上、电压380V的潜水泵。
b.双上孔微灌带及配套设备 这套灌溉系统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开发,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由北京市双翼环能公司生产,面向全国推广,造价低廉,效果良好。
双上孔微灌带是在薄壁塑料上加工出布局合理的出水小孔,所用的薄壁塑料管厚0.3mm,额定工作压力19.6~58.8Pa,喷洒半径1~3m,额定流量30~80:(m·h)。由于采用了独特的配方,这种微灌带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老化、耐磨性和耐穿刺性能,爆破压力达到196Pa。
5)定植 向栽培槽内填基质,而后浇水,基质会沉降,这时要再补充一些基质。百合的定植密度一般为7000~8000株/667m2。
6)营养液的管理 要及时均匀地供液,每天应供液1~2次,高温季节可供液2次以上。要经常检查,防止管道堵塞。
另外,要注意预防基质积盐,由于水分被植物吸收或大量蒸发,盐分会在基质中积累,抑制根系吸收功能,甚至对根系产生毒言作用。如果基质的EC值超过3.0mS/cm2,就要停止供应营养夜,而改供清水,用水洗盐。
7)基质的重复利用 在槽培系统中,基质可以被重复使用,只是在定植下茬前要用太阳能或蒸汽法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还要对供、排液系统进行消毒。
(2)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际上
是一种以有机基质为主的复合基质槽培技术,目前在国内较为流行,有较大的推广面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课题组在“八五”期间研制开发的新型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式将固态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于基质中,生长期间不用传统的无土栽培营养液灌溉,而是在使用有机固态肥的基础上直接用清水灌溉。
该技术简单、实用、高效、节肥、节水、省工、高产、投资少、见效快,克服了普通无土栽培一次性投资大、运转费用高的缺点,被称为“普通菜农用得起的无土栽培方式”,尤其适宜在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严重的保护地、缺水地区、废弃的矿区或荒滩地等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