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保鲜剂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
1.水(water)
水是切花保鲜剂中最重要也是基本的成分。自来水对切花保鲜是不利的,它易与保鲜剂中的其他有效成分发生沉淀反应等,削弱保鲜物质的作用和引起溶液混浊,一般使用无离子水或纯净水,有利于所有无机盐等有效成分溶出,并不含或含少量的气泡。在零售店可采取简便经济的做法——把自来水烧开晾凉后使用。
一些化学改性水也能便于植物更好地吸收。Oshita(1996)在1.5MPa下把氙气压入水中,发生疏水反应产生结构化水(structured water).用来浸香石竹花茎24h,然后插于自来水中,比蒸馏水推迟萎蔫6d,延长瓶插寿命60%。Bang(1997)用30%碳酸水插翠菊提高了花的品质和开花率,但对瓶插寿命无明显作用。
水的pH值最好在3~4之间,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
2.糖(sugar)
糖对切花保鲜有多种效应,作为营养源被吸收后首先在叶片积累,可以调节渗透压,促进水分平衡。外源糖还通过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而促进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延缓了线粒体对基质利用能力的下降,综合表现出呼吸下降推迟,切花寿命延长。大多数保鲜剂中都含有蔗糖。蔗糖在切花体内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可以补充呼吸基质,促进花朵开放度增大,一些配方中还用到葡萄糖、果糖或海藻糖。非代谢糖如甘露糖醇和甘露糖则无作用或有害。
一般来说,保鲜液处理时间越长,糖浓度越低。在瓶插液、催花液,脉冲液中,蔗糖浓度依次为0.5%~2%,2%~10%,10%~20%。糖浓度过高时叶片和花瓣易受损伤,表现为边缘焦化等症状,其中叶片更敏感,因为叶细胞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切花的保鲜液中糖浓度差别很大。如花蕾开放液中最适糖浓度香石竹、鹤望兰和丝石竹为10%,唐菖蒲和大丁草为20%,而菊花、月季为2%.但个别菊花品种(Bright Golden Anne)可忍耐30%的高糖浓度。
3.杀菌剂(bactericideandfungicide)
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在水中滋生繁殖除了会引起切花吸水困难外,同时产生乙烯和其他有毒物质加速切花衰老。细菌还会增加切花在贮藏期对低温的敏感性。因此各种切花保鲜剂中一般至少含有一种杀菌剂或抑菌剂。
(1)常用的杀菌剂、抑菌剂8-羟基喹啉(8-HQ)与二价金属离子(主要是铁和铜)形成螯合物,从而在瓶插液中表现广谱的抗菌作用;进入切花茎秆内时,使依赖这些金属离子的酶失活,减少酶作用引起生理阻塞,改善茎秆吸水条件。8-HQ难溶于水,常用其硫酸盐(8-HQS)或柠檬酸盐(8-HQC),溶解性好,还可使保鲜液酸化,有利于延缓衰老,8-HQS可促进气孔关闭,改善水分平衡。在月季和香石竹组织中,8-HQ能抑制组织中乙烯的产生,使用浓度200~600mg/L。但8-HQ盐在一些切花中起负作用,已发现它造成菊花、丝石竹、茼蒿菊叶片烧伤和花茎褐化,因此应慎用。
银盐是一种广泛的杀细菌剂,低浓度(10~50mg/L)硝酸银或醋酸银(以前者为主)用于瓶插液中,高浓度(1000~1500mg/L)用于贮运前茎端浸渗5~10min。硝酸银在花茎中移动性差,只附着茎端组织上。处理过的切花茎杆不必再剪切。硫代硫酸(STS)比硝酸银移动性好,它能在植物组织中起杀菌作用。STS更多地用作乙烯抑制剂,下文将详述。
硫酸铝是另一种广谱杀菌剂,原理是铝离子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使溶液酸化抑制细菌
生长,稳定切花组织中的花色素苷。使用200~300mg/L的硫酸铝对防止月季“弯茎”,唐菖蒲保鲜有效。
(2)缓释氯化物常用的有二氯-5、三嗪-三酮钠(ACL-60)和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尿,是极强的杀细菌剂。这类药物常用作漂白剂,使用中应注意浓度不可过大,否则引起切花叶片和花茎失绿。另外因此类物质易分解,在保鲜液中几天就会失去杀菌作用,故不常使用,推荐应用浓度为50~400mg/L。
(3)季胺盐(QAS)与8-HQ相比这类物质在自来水或硬水中稳定,持久,相对无毒.已应用的有正烷基二甲苄基氯化铵,月桂基二甲苄基氯化铵等。推荐浓度5~300mg/L。
(4)杀真菌剂高效、低毒的杀真菌剂亦可用于切花保鲜,如噻苯眯唑(TBZ)、特克多等,TBZ还具有类似于细胞分裂素的活性,减缓乙烯释放,减弱香石竹等对乙烯的敏感性。使用浓度5~300mg/L。
4.乙烯抑制剂和拮抗剂(Ethene inhibitor and antago-nistic agent)
除了通用的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外,甲基环丙烷(1-MCP)、环丙烯(CP),顺式丙烯基膦酸(PPOH)作为乙烯结构的类似物,通过阻止乙烯与受体结合,抑制乙烯自我催化生成而延缓乙烯导致的衰老过程。这类物质本身无毒,用量小,是目前倍受重视的切花保鲜及调节果蔬成熟的物质。如0.5nL/L的1-MCP能延长香石竹和满天星的瓶插寿命(Sisler.1997)。含l0mmolPPOH的瓶插液对月季切花中乙烯敏感品种萨蔓莎表现保鲜作用,但对乙烯抑制开花品种红衣主教则无效。
Ag+、C02+、降冰片二烯(NBD)、Ca2+在很多植物中有拮抗乙烯的作用,并减少乙烯的生物合成。商业化切花运输常以银盐处理,避免乙烯的伤害。硫代硫酸银的生理毒性较硝酸银低,在植物内有较好的移动性,易从花茎移至花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乙烯抑制剂。用0.4~4mmol的STS处理香石竹、百合和其他切花5~24h,就可明显抑制它们的衰老。STS还可阻止乙烯诱导的金鱼草、翠菊和香豌豆小花的脱落。但STS浓度过高或处理时间过长会对花瓣或叶片造成伤害。如花瓣萎蔫,花茎黄化,白色花瓣变黄。STS和2,5NBD拮抗乙烯的作用机理由图5.7所示,
适当通风和使用乙烯清除剂如高锰酸钾、高氯酸汞、溴酸钾等氧化破坏切花中的乙烯是生产上常用的去除乙烯的方法。
以钙盐取代银盐,作为乙烯抑制剂处理,具有廉价,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在含2%蔗糖和300mg/LB9的瓶插液中,用0.1%CaCl2或Ca(N03)2喷施或加入瓶插液可使月季切花(萨蔓莎)瓶插寿命由6d延长至10d。
5.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通过调节激素的平衡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是切花保鲜的一项有效措施.细胞分裂
素类(BA、IBA)、赤霉素类、生长延缓剂或抑制剂类、青鲜素及多胺等物质可起到这一作用,其中6-BA(5~50mg/L)、GA3(10~50mg/L)、B9(100~600mg/L)常被用到。油菜素内酯(一种甾醇类激素),具有细胞分裂素的效应,10-2~10-3mg/L可延长唐菖蒲的瓶插寿命,但10-5mg/L则促进衰老。人工合成类似物表油菜素内酯已用于月季保鲜。植酸对月季、芍药、美人蕉等均有良好保鲜效果,ABA可以促进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从而减少失水和延缓衰老,但因它又是很强的生长抑制剂和衰老诱发因子,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所以用得较少。
6.其他延缓切花衰老的物质
(1)有机酸(organic acid)
低pH溶液可以抑制微生物滋生,阻止花茎维管束的堵塞,促进花枝吸水。有机酸能降低保鲜液的pH,具有抑菌、保鲜双重的作用,目前,常用于切花保鲜液中的有机酸及其盐主要有:柠檬酸及其盐、苯酚、山梨酸、水杨酸、阿司匹林、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酒石酸及其钠盐、一些长链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植酸等。
(2)无机盐类(inorganic salt)
一些盐类,如钾盐、钙盐、镍盐、铜盐、锌盐和硼盐等常用于切花保鲜剂中,这些无机盐能增加溶液的渗透压和切花花瓣细胞的膨压,有利于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延缓切花的衰老过程。不同种类盐对不同切花的保鲜效果有所差别。钙盐和钾盐混合可阻止康乃馨花茎变软及“弯颈”(benting neck)现象的发生。硫酸铝常被用于月季、唐菖蒲等切花的保鲜液中,铝盐能促使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从而有利于维持水分的平衡。
(3)衰老延缓剂(senescence retardant)
a-氨基异丁酸(AIB)(≥5mmol/L)单独使用或与20g/L蔗糖混合使用,脉冲处理代代花24h或60mmolAIB脉冲处理香石竹21~24h.都延长了瓶插寿命。溶血磷脂乙醇胺(LPE)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切花衰老延缓剂。25mg/LLPE脉冲处理金鱼草,瓶插寿命延长了2~3倍。
(4)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substance)
降低表面张力、促进花材吸水,据报道,阴离子型的高级醇类和非离子型的聚氯乙烯月桂醚最有效。另外,吐温-20,中性洗衣粉等也有使用。
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切花保鲜剂多数是由以上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常用蔗糖十杀菌剂,一些商品化的切花保鲜剂见表5~6.由于切花开花与衰老的机理比果实更加复杂,任何一种保鲜物质很难在所有切花保鲜中奏效,甚至同一种物质在同种切花的不同品种上表现的作用亦可能不同,所以新型的切花保鲜物质不断涌现,使有些切花保鲜剂更加专用化,有些则更加具有广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