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鲜切花衰老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切花衰老进程的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既使无法“让花儿常开不败”,也能做到从多方面延长切花观赏寿命。
温度(temperature)
温度是影响采收后园田产品腐败速率的最重要环境因子。在正常生理温度(5~35℃)范国内,花卉的呼吸反应温度系数(Q10)为2~2.5,即温度每升高10℃,腐败速率上升2~2.5倍。产品周围气温过高将加速切花的衰老过程,大大缩短其瓶插寿命。因较高的温度加强呼吸、养分消耗和乙烯生物合成量增多,水分蒸腾加快,促进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有助于病害扩散。温度过高时乙烯的生物合成和呼吸均受到抑制,但组织会产生变色、变形、变味等生理紊乱现象。40℃时苹果果实的乙烯生成停止,并对外源乙烯不反应。但温度过低时亦会造成两种生理伤害;冻伤——产品置于0℃以下温度中,组织内结冰造成的伤害。②冷害——一些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产品放置于冰点以上,5~15℃以下(因产品而异)所受的低温伤害(包括组织表面及内部脱色、产生斑点、出现水浸状区域、花蕾停止发育不开放等症状)。
在整个采后环节中,切花应置于适宜该种类的低温中。起源于温带的切花最好贮于比其组织冻结点稍高的温度中,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切花常对O℃以上低温敏感,一般贮于8~l5℃温度,应注意不同种之间差异较大。把热带切花贮于过低温度下,将引起花瓣褪色和腐坏,或贮后花蕾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