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种苗检疫关,严格控制携虫的插条或种苗入境,及时清除土壤或枝条上潜伏的虫体等,通过各种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同样是害虫防治中最经济、最彻底、不会产生害虫抗药性等安全的途径。除此之外,生产上目前仍需采取见效快的物理方法和作用广的化学方法。
(一)农业栽培措施
清洁园圃,除杂草,减少害虫栖身场所,以消灭越冬虫源,这不但对消灭地下害虫,也对冬季清除蚜虫、介壳虫卵、初冬早春扑杀金龟子、叶蜂、刺蛾等虫蛹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物理防治
1.隔离
采用物理性措施阻断害虫的侵袭路径,在鲜切花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修建温室、大棚的时候就设计安装好防虫网,采用防虫网可有效防止蚜虫、潜叶蝇以及鳞翅目害虫的成虫侵入。
2.黑光灯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对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红腹灯蛾、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十分有效。黑光灯诱杀最好大面积进行,并且结合害虫的测报和防治统一进行,效果更好。
3.毒饵诱杀
利用糖醋酒液及饵料中加入敌百虫等农药,可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害虫。
4.颜色诱杀
蚜虫、温室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对黄色有很强的趋性,因此用黄板涂上粘胶进行诱
杀十分有效。台湾出产一种黄色不干胶纸卡,已被大量采用。
(三)化学药剂防治
使用化学杀虫剂,见效快,杀虫范围广,不受时间和地区的限制,使用方便,至今仍是防治鲜切花害虫的重要手段。
1.食叶性害虫的防治
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在3龄前进行防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防治这一类害虫的高效农药。为了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最好交替使用。具体使用农药处理及浓度为:①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雾;③20%速灭杀丁乳油2500倍喷雾;③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④2.5%功夫乳油2000倍液喷雾;⑤98%巴丹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2.刺吸式害虫的防治。
危害鲜切花的刺吸式害虫主要有蚜虫、螨类、蓟马、温室白粉虱等。化学药剂防治要掌握在害虫发生初期进行,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杀灭害虫从而降低虫口密度。①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2000倍液喷雾;用于防治蚜虫时每隔7~10d喷药一次,连续进行2~3次。但应注意乐果与氧化乐果对花色有影响,现蕾后要慎用;②20%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喷雾;③5%卡死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④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⑤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喷雾;⑥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⑦5%涕灭威颗粒剂植株根际埋施,2~3g/株;⑧对叶蜡可喷施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15%扫螨净1500~2000倍液,喷药应连续使用,使用触杀剂需2d喷1次,连续用10~15d,才有良好效果。
3.潜叶性害虫的防治
在鲜切花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其成虫和幼虫均可造成危害,而幼虫的危害更严重。由于斑潜蝇世代重叠,产卵部位隐蔽,除成虫外,其余虫态均在植株组织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其防治的重点是成虫盛发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前两次要连续喷药,2~3d一次,以后每隔7d喷一次。药剂可选用40%氧化乐果,或50%敌敌畏,或50%辛硫磷乳油,均以1000倍液喷雾;20%速灭杀丁,或1.0%阿巴丁乳油,均以2000倍液喷雾,对成虫都有较好的防效。对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在鲜切花植株根际埋施5%涕灭威颗粒剂。通过植株根系吸收,从而达到杀死幼虫的目的。
4.地下害虫的防治
在地下害虫盛发期使用杀虫剂进行浇灌防治,以下药剂较有特效:①5.7%百树得乳油2000倍液浇灌根际;②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根际;③3%呋喃丹颗粒剂,每平方米15~20g,或每一植株根际撒施2~3g,均匀翻入土壤中8~10cm深度。
三、生物防治.
保护瓢虫、草蛉虫、食蚜蝇、小花蝽等天敌,可有效控制蚜虫或红蜘蛛的虫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