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一定要只卖喜庆用花吗?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30%的鲜花是用在丧礼和缅怀故人的,花店的经营者可以根据这点开展业务,也不失为一个有创意的销售策略。
例如,在北京玉泉路附近开花店的刘先生发现他的客人有这方面的需要,而且,他的花店在八宝山附近,所以他利用这个契机,把花店做出了特色。
在许多花店都把销售热点放在喜庆节日用花、庆典活动用花上面的时候,刘先生注意到了另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那就是丧礼用花。几年前刘先生关注这一领域时了解到,单单八宝山一处,每天殡仪馆的用“花”量就很大,但人们大多用的都是纸花圈。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不了解鲜花在装点丧礼中的作用。于是刘先生先针对当时纸花圈的普遍价格——六七十元,做出了差不多价位的鲜花花圈。鲜花的美丽一下子把纸花圈比了下去,加之价位也差不多,人们很快认同了鲜花花圈的效果,有了认同后,刘先生又进一步开发出几十种不同特点的鲜花花圈款式:老年人的、年轻人的、男士的、女士的、不同宗教款式的等等,让顾客有很大的挑选空间。
由于在丧礼这个十分特别的场合,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与平时有很大不同,一般都不会计较价钱,只要设计好,就会被顾客认可。就这样,几年下来,刘先生花店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来源于对丧礼用花的不断开发中,而且由于动手早,且运作精心,已打出了品牌。
殡葬用鲜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而产生的需求。殡葬用鲜花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以鲜花代替原来的“纸扎”,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美观,鲜花使原本苍白的丧事多了些温情。想像一下,让娇艳的鲜花陪伴逝者,是不是比用即将化为灰烬的阴森吓人的“纸扎”更让活着的人心里感到慰藉?其次是安全,每年因为办丧事和祭拜烧纸引发的火灾不少,用鲜花悼念逝者可以避免火灾发生。再就是,使用“纸扎”劳民伤财不说,更是一种极为不环保的事情,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