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不是儿戏,生意场上学问精深博大,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做生意有生意经,决不能我行我素,即使在同行之间,也要讲合作,讲联手经营,既要展开竞争,又要作朋友,要讲商业道德。古语说:“同行是一家,同行又是冤家”。这里的冤家应该赋予新意,即竞争对手。要使自己在同行中走得开,兜得转,经营有方,竞争有力,常胜不衰,就要向内行学习,向先行者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一切懂花卉技术的人、懂经营的人学习,使自己尽快地由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很多人在从事某一行经营时,总是对同行充满疑虑,害怕对方会对自己的经营产生影响。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你也可以把同行拉拢过来,大家相互照应,那岂不是更好。这在开花店的创业初期很可能会起到支撑帮助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向同行学习,从而取得经营上的很多经验。
当花店确定了经营地址时,首先调查一下周围同行的情况,看看周围有几个花店,他们的生意如何,有什么显著特色,哪些是佼佼者。如果发现哪家生意特别红火,你应该走进去,观摩一下人家在经营方面有什么高招,最好能与老板攀谈,相识、相交,成为好朋友,然后模仿他们的样子做起来。模仿虽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有时可使你少走弯路。—般来说,成功者在竞争中能取胜,都是经营有方,管理有经验的,他们有许多长处,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但也不能生硬地照搬,因为条件、环境、时间都已有变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办事。
另一方面,即使有些做法已比别人先进了,也还是要向同行学习,不但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还要从他们失败中吸取教训。先行者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后者可能也会遇到,如果他们当时失利了,就应该研究一下失败的原因,怎样做能够避免失利,这方面的学习更有实际意义。
同行间的竞争,是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的抗衡和较量,这种竞争具有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竞争,才能发展自我,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活跃市场,只有充分了解对手,知己知彼,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行之间应不以邻为壑,更不应成为冤家对头,互相挖对方的墙脚,而应遵循商业道德,互相勉励,互相学习,成为朋友。
比如花店相邻,进而成行成市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有,北京的莱太花街、昆明的尚义花街、杭州的凤起路、合肥的桐城路等等都是这种经营态势,花店街形成了聚集效应,不断有新花店在这里发展,买花者要来这里,参观者也要来这里,其实,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品牌,其中的每个花店都在有意无意中为这一品牌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在顾客的眼中,每家花店固然各有名号,但整个花店街作为一个大品牌则更易深入人心,所以共同经营大品牌的观念十分重要。
合肥的桐城路花店街花店云集,各有特色,各有卖点,成行成市自然竞争激烈,尤其可贵的是花店街的商家,能够对竞争平和处之,不拉客,不互贬,让整条街有一个宽松、温和的购销环境,令人肃然起敬,反之试想,如果来此间充耳即闻的是急声招客,甚或强拉硬拽,势必会给每位客人以心理压力,让大家思而却步,砸了整个花店街的牌子。而在浙江杭州,一条街上有两家花店,经营年头差不多,经营规模也不相上下,经营各有特色。但是多年来,两家花店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相互较劲,相互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经营竞争中的不愉快心情或多或少地要形成一些内耗。
这里的花店之间和谐的原因就是交流。俗语说同行是冤家,何况是比邻而居,在竞争中难免会因自信、自负或是过于担心被别人看去了自家的经营秘诀而减少交流,而这很不利于花店间的发展,更难形成整个花店街独有的特色,会让大品牌的含金量减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