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其优点是用量小,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和大量生产时应用;缺点是应用效果不甚稳定,需不断试验以确定使用浓度、时期和次数等。下面就其主要的作用作—介绍:
1.解除休眠,提前开花
应用最广泛的是赤霉素(GA),用500~1000mg/L的GA涂在牡丹、芍药、山茶花等休眠芽上,一周左右即可使其萌动。一般GA只有和低温结合应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Ginsburg(1973)报道用BA处理唐菖蒲子球,可以有效地促进子球萌发。Yazawa(1976)曾报道,BA的作用机理不是降低抑制物的含量,而是拮抗ABA的活性。
用乙烯(Ethene)处理可以打破芽、球茎、块茎和木本植物休眠(Pratt和Goeschl,1969)。新采收的唐菖蒲种球,在5℃贮存30d后,再用乙烯处理(一般用0.05%的质量分数处理30min),种下后可提前出苗。可是乙烯处理必须结合低温贮存才有效(Mukhamed,1985),已经确定块茎可产生乙烯,而用GA处理增加了乙烯产量而打破休眠(Poapst,1968)。小苍兰在30℃贮藏期间(2~8周),用乙烯(0.75uL/L)每天处理6h,持续1~3d,即可促进萌发(manishi,1986)。在日本每天用稻壳做燃料于密闭房间内熏烟处理荷兰鸢尾(lrishollandica)l次,连续3d可打破休眠。据分析,熏烟处理的效果来自烟中所含乙烯。含硫的挥发性物质如硫化氢、丙烯基硫化物(allyl sulfide)、丙烯基异硫氰酸盐(allylisothiocyanate)(Hosoki,1983,1986)及硫脲(Hosoki,1983,1986;Lal,1982)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唐菖蒲的休眠。用Metyl Disulride(MeS2)处理春花球茎(charm),可比对照提前30d出芽,经过处理的球茎中,IAA类物质的含量有所上升,而ABA含量下降(Hosoki,1986)。
切花小苍兰、郁金香的休眠种球放在乙醚气中进行处理,可促其萌芽生长,提前开花。蛇鞭菊在夏末秋初休眠期,用GA100mg/L处理后打破休眠,若经贮藏后分期种植可分批开花。
2.代替低温,促进开花
秋植球根花卉的花茎抽生需要低温,用赤霉素处理能起到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如郁金香的促成栽培中,以100mg/L的GA和25mg/L的BA(6-苄基嘌呤)混合后滴入叶丛中,能弥补低温量的不足,并能有效地防止盲花。
3.促进生长,提早开花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细胞激素、矮壮素、乙烯利等对多种植物有加速发育、诱导成花的作用。如唐菖蒲在球茎下种后的第—周、第四周和开花前25d分3次,用8000mg/L的CCC(矮壮素)浇灌,则开花提前并能提高开花率;非洲菊植株用50mg/L的GA喷施,也能提早开花增加采花率;水仙鳞茎若用低浓度GA(50vg/L)注射,则开花提前;非洲菊、小苍兰用GA500mg/L涂芽或以GA50~100mg/L喷施,均可达到提前开花之目的。此外,水仙、球根鸢尾等种球在贮藏期时,采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0.75mg/L)或烟熏处理后,能提早花期并能防止盲花、提高球茎的开花百分率。
为使切花达到足够的花茎和花梗长度,在栽培上可用低浓度的赤霉素或生长素类激素如IAA(生长素)、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等喷施,以促进植株的节间伸长生长。如为增加切花小菊的花梗长度并使着花整齐,可在见到第一个花蕾时用30~50mg/L的GA喷施植株顶部。
4.抑制生长,延缓开花
植物生长延缓剂有延长植株营养生长期、矮化和增加分枝数等作用,并能够延迟花期。常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CCC)、琥珀酰胺酸(B9)、多效唑(PP333)、马来酰肼(MH)等,使用浓度一般为喷施1%~2%CCC、0.25%~0.5%B9(市售为80%的粉剂)、100~300mg/LPP333等,注意有些药剂浇灌也可,但其浓度应是喷施的3倍。通常用PP333处理一次切花植株后,花期延长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