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花田的培肥
花田在栽培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培肥。特别是对那些肥力水平不高,还不适宜切花植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更要下大力气进行改良培肥,使水、肥、气、热条件都适应花卉植物高产、优质的需要.对设施栽培的花卉田要特别注意加强培肥,以防土壤发生退化。在生产实践上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培肥。
1.保护性耕作
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大田改种花卉时,对土壤要进行保护性的耕作,少耕浅耕,轮作换茬,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涵养水分,提高微生物活动能力,以释放更多的土壤养分,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料分解慢,肥效长,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故多用于基肥,也可以用部分无机质肥料与有机质肥料混合作基肥使用,特别是那些易被土壤固定失效的无机肥。如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质肥料混用效果很好。在用有机肥作基肥时,必须是腐熟的,因为有机肥在发酵和分解时,要释放大量的热能,容易伤根,而且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其养分难以吸收,且往往带有许多病原菌和虫卵。基肥中,通常其氮、磷、钾的总量应多于追肥,宿根花卉与球根花卉要求更多的有机质肥料作基肥。有机质肥料的施用,可以结合整地均匀地施入耕作层。常用的有机肥包括厩肥、堆肥、豆饼、骨粉、畜禽粪、人粪尿等。
3.种植绿肥
利用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在采摘可食部分后将茎秆还田,尤其是将豌豆、蚕豆、绿豆、田菁等鲜嫩茎叶压青,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种植夏季绿肥作物,生长快,产量高,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盐、耐涝、耐瘠,便于管理;根瘤多,固氮能力强,能活化、富集土壤中的磷、钾养分,同时获得大量蛋白质和有机物质,是改土培肥的优良作物,种植前后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田菁培肥效果明显.
4.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即无机肥。其特点是养分单一、含量高,多为无机盐类,易溶于水,便于植物吸收,肥效快,同时也易流失,一般多用于追肥。施肥前必须了解各种化肥的性质及各种花卉吸收养分的特性,才能合理施肥,提高花卉生长质量,节约肥料成本。如磷肥的施用,应根据土壤酸碱性来选用不同的磷肥品种,在酸性、微酸性的土壤中应施用钙镁磷肥、磷矿粉等碱性肥料,既可增加有效磷,又可中和土壤中的酸性,还增加了土壤中钙、镁元素。而在石灰性土壤中宜选施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磷肥,不仅提高磷的有效性,还可用过磷酸钙来改良盐碱土壤。常用的无机肥料还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亚铁等。
无机肥料大多只含一种养分要素,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板结,并不能满足切花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往往需要同时施用几种化学肥料,或无机与有机肥料混合起来使用。但并非所有的肥料都能混合,有的如混合不当,易产生副作用。
5.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即叶面喷施。根外追肥以花卉急需某种营养元素,或补充微量元素时施用最宜。喷施的时间,以清晨、傍晚或阴雨时最适,注意喷于叶背。喷施浓度不能过高,一般掌握在0.1%~0.2%。
施肥量及用肥种类依据切花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幼苗期吸收量较少;茎叶大量生长至开花前吸收量呈直线上升,一直到开花后才逐渐减少。在幼苗生长期、茎叶发育期多施氮肥,能促进营养器官的发育;而在孕蕾期、开花期则应多訑磷、钾肥,以促进开花和延长开花期。通常生长季节每隔7~10d施1次肥。无机肥料大多只含一种养分要素,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板结,并不能满足切花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往往需要同时施用几种化学肥料,或无机与有机肥料混合起来使用。但并非所有的肥料都能混合,有的如混合不当,易产生副作用。
准确施肥还取决于气候、土壤以及管理水平。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施浓肥。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不要在中午前后或有风时施追肥,以免无机肥伤害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