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切花生产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才能改良和利用好土壤。
1.切花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的物理性质表现为不同的土壤质地,土壤的质地决定了土壤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的能力和水、气的平衡。土壤通气良好时,土壤微生物活动强,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转变为可利用态的物质,供植物吸收。同时,土壤空气充足,可促进植物根部呼吸,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反之,土壤通气不良,则有效养分少,甚至产生有害物质,造成根部吸收能力差,切花生长发育不良。但是土壤中的空气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共存于土壤空隙中,空气多,势必水分少;反之,水分多,空气少。因此,只有良好的土壤。才能使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平衡,从而满足切花植株对水分和空气的同时需要。
切花植物因种类及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也有所区别。露地栽培的观赏植物中,一、二年生夏季开花种类忌干燥及地下水位低的沙土;秋播草花以黏壤土为宜,宿根花卉幼苗期喜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第二年后则以黏壤土为佳;球根花卉对土壤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以下层沙砾土、表土沙壤土最理想,但其中的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百合、石蒜等,则以黏壤土为宜。
2.土壤改良
切花栽培中,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土壤改良中多使用有机质,其中农作物的秸秆用量最大,虽然应用秸秆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紊乱以及氮源竞争性亏缺,但是形成的腐殖质对土壤结构及植物根际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多雨地区,有机质分解较快,增加土壤中秸秆施用尤其重要。农作物秸秆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容易分解。不适合在切花植物栽培中应用,目前在观赏植物上应用更广泛的是难以分解的木质素含量较高的有机质材料,使用木质素多的材料可以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土壤的物理结构。利用这种原理,来进行月季的土壤改良,收到明显的效果。一般使用树皮、木屑、刨花、木片等,这些材料分解后,与纤维素一样,也会形成腐殖质。但过于粗大的材料会隔断土壤中的毛细管,在灌水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目前利用有机质出现的几个问题是。①未分解粗大有机质施用后引起土壤毛细管切断,而不均匀地混合会引起各层土壤的收缩变化不同,影响根系生长;②厩肥的大量施用引起土壤盐类浓度上升,鸡粪、牛粪引起土壤盐碱化,并改变土壤中的气体成分;③木质材料的施用,会引起缓慢的氮素吸收,也会导致植物竞争性缺氮;④施用有机质的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详细探讨;⑤木质材料中。会含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在施用前快速分解,或者选用什么样的木质材料对栽培植物不产生毒害也需要研究。现在合理使用有机质的一个倾向是将木质材料与畜产废弃物一起进行共发酵处理,其腐熟材料广泛用于花卉生产。这是因为木质材料中氮/碳很低,而且分解慢,在土壤微生物的缓慢作用下分解,引起氮饥饿。而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后由于其分解、流失、吸收快,不易解决长期氮饥饿问题。共发酵中氮/碳较高的畜产废弃物为木质材料提供了一定的氮源供微生物利用,加速分解进程。现已开发出新型土壤改良剂,欧洲使用发泡塑料颗粒,另外尿素的高分子化合物(尿醛树脂)也有效果,并且在缓慢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氮素供植物吸收,兼有缓释性肥料的作用。最近,还在研究一些吸水后会变成凝胶的有机合成材料,其吸水性极强,可以促进土壤的团粒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