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元素除C和少量O外,矿物质都是被水带入根毛,进入植物体内供生长和发育。光合作用也只有在水分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植物需水量很大。由于花卉种类不同,需水量有极大差别,这同原产地的雨量及其分布状况有关。为了适应环境的水分状况,植物体在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形成了特殊的要求。通常依花卉对水分的关系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和中生花卉。
在切花植物中,耐长期干旱的旱生花卉较为少见,只是存在着一些较为耐旱的半耐旱植物,如叶面革质或蜡质、背面有大量绒毛的山茶、杜鹃、橡皮树以及一些具针状或片状枝叶的天门冬、文竹等,还有大戟科的一品红。其土壤应保持微湿偏干,见干则浇。马蹄莲、龟背竹、一叶兰、鱼尾葵、落新妇、水枝棉等原产热带沼泽地、阴湿森林中的植物则为耐旱性弱的湿生花卉,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蝴蝶兰、大叶花烛、肾蕨、铁线蕨等则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合适的土壤干湿度,需经常叶面喷水而土壤不能积水。月季、菊花、非洲菊、百合、唐菖蒲、香石竹、苏铁等其他大多数切花植物则为中生花卉,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其中月季、菊花、香石竹、麝香百合、龙胆花、花毛茛、勿忘我等则忌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