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切花植物对不同气候带的不同温度特点的适应性和忍耐性,将其分为三类。
1.耐寒性切花植物
耐寒性切花植物(cold tolerance cutting flower)多原产寒带或温带,主要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秋植球根花卉及一些多年生本本切花植物,一般可以忍耐-10~5℃的低温,郁金香可忍耐-35℃低温。这些切花植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二年生草本花卉中的金鱼草、蛇目菊等;多年生花卉如菊花、滨菊、荷兰菊、蜀葵、玉簪、六出花、一枝黄花等;球根类的郁金香、风信子、葡萄风信子、雪滴花等;木本切花植物如连翘、丁香、桃花、银芽柳、龙柳、红瑞木等均属此类。
2.半耐寒性切花植物
半耐寒性切花植物(cold semi-tolerance cutting flower)多原产于南温带或亚热带北缘,耐寒性介子耐寒和不耐寒的切花植物之间,通常只能忍受轻微霜冻,在不低于-5℃的条件下大多能露地越冬。但也因种或品种而异,部分种类在长江或淮河以北即不能安全越冬,有些种类在华北地区通过简单保护就可以越冬。
常见半耐寒性切花植物有草本的补血草、紫罗兰、鸢尾、石蒜、水仙等;木本花卉如栀子、桂花、梅花、广玉兰、南天竹等。此类切花植物在北方栽培时须选择适宜的小气候,特别是在冬季,要加强保护。
3.不耐寒性切花植物
不耐寒性切花植物(cold no-tolerance cutting flower)多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能忍受0℃甚至5℃或更高的低温,低于这—温度则停止生长,或受冷害直至死亡。这类切花植物中的一年生种类,通常在一年中的无霜期内完成生活史,即春季晚霜后播种、秋末早霜到来时死亡。春植的球根花卉如唐菖蒲、大丽花等不能露地越冬,入冬前须挖出地下部分,置于室内贮藏。
不耐寒性切花植物中许多种类需要在温室中越冬,如鹤望兰、非洲菊、马蹄莲、一品红、巴西木。根据这类切花植物对越冬温度的不同要求,通常又分为低温温室切花植物、中温温室切花植物和高温温室切花植物三类。
(1)低温温室切花植物大部分原产于南温带、少数原产于亚热带北缘,耐寒性中等。
生长期温度宜保持在5℃以上,0℃以上即不至于发生冷害。这些花卉在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地区)基本不能露地过冬。在长江以南有些种类,如一叶兰、山茶、杜鹃、含笑等可以露地越冬;有些则需在大棚或不加温温室内越冬,如香石竹、马蹄莲、小苍兰、文竹、苏铁等。加温与否视地区气候而异,需注意的是,如冬季温度过高,这类花卉生长反而不良。通常低温温室温度范围在l—lO℃之间。
(2)中温温室切花植物大多原产于亚热带,生长期温度以8~15℃(夜间温度在8~10C)为宜,冬季温度保持在5℃以上通常不易受到冷害。如秋海棠、仙客来、一品红、橡皮树、龟背竹等。这些种类在华东南部大多可以露地越冬,在华南地区可露地栽培。中温温室温度范围在12~26℃之间。
(3)高温温室切花植物大多原产热带,冬季生长期间要求10~15℃以上高温,温度高达30℃左右时仍可正常生长。不能忍受低温,一些种类甚至在5~10℃时即会受冷害死亡,通常温度低于10~15℃即生长不良,落叶甚至受害而亡。常见种类有变叶木、凤梨类、热带兰、安祖花等。此类切花植物在我国广东南部、云南南部、台湾及海南岛可露地栽培。高温温室温度范围在18~3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