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植株的生长发育除受其遗传影响外,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切花栽培成功与否及质量好坏,也就表现在如何将光、温、水、气、土、肥六大因子以最佳的形式满足切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些因子对于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会有其中一个因子起主导作用。
温度
温度是影响切花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最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切花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每一种切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一定要求,表现为温度的“三基点”,即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最适温度,以及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和维持生命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在生物学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生长最快但组织不充实。为了协调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栽培中一般要求环境温度略低于生物学最适温度,称为协调最适温度。
1.切花植物的温度三基点与其原产地气候型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原产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切花植物依次约在18℃,15~16℃及10℃即开始生长。通常原产热带、亚热带切花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原产温带的为10~15℃,高山切花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则为10℃左右。
2.切花植物的温度三基点与植物种类的关系
切花植物涉及的种类较多,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一般为5~30℃。不同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不同。通常在最低温至最适温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的呼吸及光合速率提高,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率通常增加1~2倍。而超过最高温度时,同化和异化的平衡被破坏,植物体内干物质积累减少,切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环境温度也是导致植物生长昼夜节律发生的重要因子,不同切花植物的昼夜最适温度不尽相同(表2-8),不同气候带植物的适宜昼夜温差也不相同,如热带植物为3~6℃,温带植物为5~7℃,仙人掌类为10℃或10℃以下。常见水生切花植物的生长适温为15~28℃;大多数蕨类切花植物也喜温暖的环境,一般要求18~24℃的昼温和10~15℃的夜温。
3.植物生长发育阶段与温度三基点的关系
同—切花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甚至不同的器官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香豌豆在开花前,昼温应控制在9~10℃,夜温控制在5~8℃,而在花期里,昼温可控制在15~20℃,夜温可控制在10~12℃;先花后叶的梅花,花芽生长的温度就低于叶芽萌动生长的温度。同一球根花卉生长与休眠的温度要求也明显不同。蝴蝶兰适宜温度随生长期而异,在开花之后的切花期内可适当降低温度,以利于切花期的延长。
另外,土壤温度对切花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影响,特别对许多于温室中栽培的花木来说,当通过种子及扦插进行繁殖时,如温室气温高而土温很低,则一些种子难以萌发,插穗只萌芽而不发根,结果造成水分、养分耗竭而使种子或插穗枯萎死亡,此时提高土温是促进种子萌发及插穗生根的有效方法。冬季增加地温比增加气温更有利于切花生长。